字典帮 >古诗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8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

宋代  梅尧臣  

海神不朝雪不作,大梁尘土蔽天高。
道傍牛喘复谁问,佛寺吹螺空唱嚎。
相公跪香恬且佚,陛下减膳心焦劳。
因君试墨偶有激,勇辞壮笔挥长刀。
予无奈何亦思饮,饮竭甖瓮从餔糟。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翻译及注释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自身处境的思考和感叹。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海神不朝雪不作,
大梁尘土蔽天高。
道傍牛喘复谁问,
佛寺吹螺空唱嚎。
相公跪香恬且佚,
陛下减膳心焦劳。
因君试墨偶有激,
勇辞壮笔挥长刀。
予无奈何亦思饮,
饮竭甖瓮从餔糟。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冬日的寒冷和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展开。

首先,诗中描绘了海神不出现、雪不落下的景象,给人一种荒凉和寂静的感觉。大梁(指京城开封)上升的尘土遮蔽了高天,形容尘土飞扬,大梁的繁华已经失去,这暗喻着时局的动荡和社会的衰败。

接着,诗中提到道边的牛在喘气,但没有人来打听它的情况;佛寺中吹着螺(佛教法器)却空空荡荡,没有人来听法。这揭示出人们对于身边事物的冷漠和无动于衷的态度,暗示社会的冷漠和失落。

然后,诗中描述了相公(指官员)跪拜香炉,安逸而悠闲;而陛下(指皇帝)却因减膳而焦虑疲劳。这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权力的困扰,官员享受特权,而人民却过着艰苦的生活。

最后,诗中提到因为与刘原甫相交,作者试墨时有所激动,用勇气十足的辞章和精湛的笔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是对刘原甫的赞赏和感激。

整首诗意充沛,通过对冬日景象和时局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它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如社会动荡、官员特权和人民的困苦。同时,诗中对友情和勇气的赞美也给人以启示,鼓励人们积极面对困境,追求自由和正义。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拼音读音参考

hé liú yuán fǔ shí èr yuè shí rì shì mò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

hǎi shén bù cháo xuě bù zuò, dà liáng chén tǔ bì tiān gāo.
海神不朝雪不作,大梁尘土蔽天高。
dào bàng niú chuǎn fù shuí wèn, fó sì chuī luó kōng chàng háo.
道傍牛喘复谁问,佛寺吹螺空唱嚎。
xiàng gōng guì xiāng tián qiě yì, bì xià jiǎn shàn xīn jiāo láo.
相公跪香恬且佚,陛下减膳心焦劳。
yīn jūn shì mò ǒu yǒu jī, yǒng cí zhuàng bǐ huī cháng dāo.
因君试墨偶有激,勇辞壮笔挥长刀。
yǔ wú nài hé yì sī yǐn, yǐn jié yīng wèng cóng bù zāo.
予无奈何亦思饮,饮竭甖瓮从餔糟。


相关内容11: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阴崖竹

师厚云虱古未有诗邀予赋之

送韩子文寺丞通判瀛州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六垂崖鞭

观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涡口
    秋水见滩底,浅沙交浪痕。白鱼跳处急,宿雁下时昏。带月入涡尾,落帆防石根。清淮行未尽,明日又......
  • 答仲源太傅八日遗酒
    陶潜九月九,无酒望白衣。何言先一日,双榼忽我归。借问遗酒谁,天宗分日晖。明当酌大斗,黄菊羔......
  • 早至颖上县
    夜发晓未止,独行淮水西。明知寒草露,暗湿瘦骢蹄。半灭竹林火,数闻茅屋鸡。秋天畏残暑,不为月......
  •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四式宴亭
    从事谁独贤,而来均宴喜。幽禽杂啸呼,珍木竟丛倚。兴将物色俱,闲厌箫鼓美。宁同不闻问,讼息时......
  • 和谢希深会圣宫
    三后威灵远,层峦栋宇兴。衣冠汉原庙,歌舞魏西陵。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气增。丛楹琢文石,连网络......
  •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
    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夜分归不寐,犹照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