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8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

宋代  梅尧臣  

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
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
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
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翻译及注释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暮乘羸马,
因过太史家。
竹窗谈脱麈,
槐树暝栖鸦。
邦瘁稽前咏,
人亡起彼嗟。
夜分归不寐,
犹照角巾斜。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梅尧臣在日暮时乘坐瘦弱的马匹路过太史家,与景彝进行了一次交谈。在夜幕降临时,竹窗内谈论着如何摆脱束缚,而槐树上的乌鸦则暗淡地栖息。诗人借景彝之口,咏史怀古,对国家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表示忧虑,同时表达了思考和悲叹之情。夜深归来,诗人仍无法入眠,角巾倾斜,依然清晰可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场景,通过描写诗人的行程和拜访景彝的情景,既展示了外在的景观,又折射出内心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凄凉,充满了对时局动荡和人事变迁的忧虑之情。描写夜归时角巾倾斜的细节,增加了诗词的画面感和意境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梅尧臣是北宋末年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题,此诗也不例外。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诗人隐喻了时代的艰难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社会现状的担忧。同时,诗人的夜归和无法入眠,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忧虑和痛苦。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既展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又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幸和人民疾苦的关怀之情。

总的来说,《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这首诗词通过凄凉而深远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时代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感人力量。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dá jǐng yí xiè yǔ fǎng qí jū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

rì mù chéng léi mǎ, yīn guò tài shǐ jiā.
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
zhú chuāng tán tuō zhǔ, huái shù míng qī yā.
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
bāng cuì jī qián yǒng, rén wáng qǐ bǐ jiē.
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
yè fēn guī bù mèi, yóu zhào jiǎo jīn xié.
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


相关内容11: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六垂崖鞭

观水

三月十四日汝州梦

次韵和吴仲庶舍人送德化郭尉

送谢师直南阳上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谢希深会圣宫
    三后威灵远,层峦栋宇兴。衣冠汉原庙,歌舞魏西陵。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气增。丛楹琢文石,连网络......
  •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四式宴亭
    从事谁独贤,而来均宴喜。幽禽杂啸呼,珍木竟丛倚。兴将物色俱,闲厌箫鼓美。宁同不闻问,讼息时......
  •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
    海神不朝雪不作,大梁尘土蔽天高。道傍牛喘复谁问,佛寺吹螺空唱嚎。相公跪香恬且佚,陛下减膳心......
  • 次韵和刘原甫紫微过予饮酒
    所居汴水近,未有鼓吹蛙。昨日春雨晴,车骑临我家。我家苦僻远,庭下无泥沙。为撇瓮面醅,为煎鹰......
  • 贻妄怒
    饮食无远近,所美贵甘{左车右耍}。南方食虾蟆,密捕向清畎。齿咀口且讳,闻语辄忿喘。此物何丑恶......
  • 雪夜留梁推官饮
    昼雪落旋消,夜雪寒易积。灯清古屋深,炉冻残烟碧。为沽一斗酒,暂对千里客。酒薄意不浅,轻今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