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四式宴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9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四式宴亭

宋代  梅尧臣  

从事谁独贤,而来均宴喜。
幽禽杂啸呼,珍木竟丛倚。
兴将物色俱,闲厌箫鼓美。
宁同不闻问,讼息时游此。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四式宴亭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四式宴亭翻译及注释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四式宴亭》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事谁独贤,而来均宴喜。
幽禽杂啸呼,珍木竟丛倚。
兴将物色俱,闲厌箫鼓美。
宁同不闻问,讼息时游此。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在寿州,宋代官员宋待制举行宴会的场景。诗人感叹宴会的宾客们都是才华出众的人,他们的到来使宴会变得热闹愉快。幽静的园林中,各种幽禽的啼鸣声回荡不绝,珍贵的树木拥挤在一起。人们兴高采烈地观赏这些景物,但对于琴箫的美妙音乐却感到厌倦。诗人宁愿不去听这些音乐,而是在这个宁静的地方游玩、放松,远离纷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宴会场景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于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于喧嚣世事的厌倦。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将宴会的热闹与园林的幽静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他欣赏自然界的美景,但对于人们的娱乐和琐事却感到疲倦。诗人选择在这个宁静的地方游玩,这也可以理解为他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远离争议和纷争。

这首诗词运用了精巧的描写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诗人情感的抒发,传达了对于宁静和自由的向往。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雅兴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社会纷争的疲倦和追求内心安宁的追求。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四式宴亭拼音读音参考

hé shòu zhōu sòng dài zhì jiǔ tí qí sì shì yàn tíng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四式宴亭

cóng shì shuí dú xián, ér lái jūn yàn xǐ.
从事谁独贤,而来均宴喜。
yōu qín zá xiào hū, zhēn mù jìng cóng yǐ.
幽禽杂啸呼,珍木竟丛倚。
xìng jiāng wù sè jù, xián yàn xiāo gǔ měi.
兴将物色俱,闲厌箫鼓美。
níng tóng bù wén wèn, sòng xī shí yóu cǐ.
宁同不闻问,讼息时游此。


相关内容11:

师厚云虱古未有诗邀予赋之

送韩子文寺丞通判瀛州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六垂崖鞭

观水

三月十四日汝州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
    海神不朝雪不作,大梁尘土蔽天高。道傍牛喘复谁问,佛寺吹螺空唱嚎。相公跪香恬且佚,陛下减膳心......
  • 涡口
    秋水见滩底,浅沙交浪痕。白鱼跳处急,宿雁下时昏。带月入涡尾,落帆防石根。清淮行未尽,明日又......
  • 答仲源太傅八日遗酒
    陶潜九月九,无酒望白衣。何言先一日,双榼忽我归。借问遗酒谁,天宗分日晖。明当酌大斗,黄菊羔......
  • 和谢希深会圣宫
    三后威灵远,层峦栋宇兴。衣冠汉原庙,歌舞魏西陵。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气增。丛楹琢文石,连网络......
  •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
    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夜分归不寐,犹照角......
  • 次韵和刘原甫紫微过予饮酒
    所居汴水近,未有鼓吹蛙。昨日春雨晴,车骑临我家。我家苦僻远,庭下无泥沙。为撇瓮面醅,为煎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