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杏花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9-08

次韵杏花三首

宋代  王安石  

看时高艳先惊眼,折处幽香易满怀。
野女强簪看亦丑,少教憔悴逐荆钗。

次韵杏花三首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次韵杏花三首翻译及注释

《次韵杏花三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看时高艳先惊眼,
折处幽香易满怀。
野女强簪看亦丑,
少教憔悴逐荆钗。

诗意:
这首诗以杏花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杏花的观察和感受。诗人首先描述了杏花的美丽,称其高耸艳丽,让人眼前一亮。接着,诗人提到折下杏花后,花朵散发的幽香使人心怀愉悦。然而,诗人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残酷。他将自然界的美景与人的命运相对比,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思考和悲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杏花的美丽和清香。诗人通过对杏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世俗丑陋的反思。杏花是春天的代表之一,而春天又象征着生机和希望。然而,诗人巧妙地将杏花与人性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在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往往只是瞬间的,一旦经历了时间和变故,就会褪去光彩。诗中的"野女"指的是自然界的女子,与人间的女子相对比,强调了世俗对美的扭曲和破坏。诗人以此寄托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杏花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相结合,既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又折射出对人生苦难和现实的思考。它展示了王安石深刻的思想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宋代文学中一首优秀的诗词之作。

次韵杏花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xìng huā sān shǒu
次韵杏花三首

kàn shí gāo yàn xiān jīng yǎn, zhé chù yōu xiāng yì mǎn huái.
看时高艳先惊眼,折处幽香易满怀。
yě nǚ qiáng zān kàn yì chǒu, shǎo jiào qiáo cuì zhú jīng chāi.
野女强簪看亦丑,少教憔悴逐荆钗。


相关内容11:

即事五首

省中二首

送陈舜俞制科东归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次韵酬吴彦珍见寄二首
    君作新诗故起予,一吟聊复报双鱼。杖藜高径谁来往,散帙空堂自卷舒。树外鸟啼催晚种,花间人语趁......
  • 读眉山集爱其雪诗能用韵复次韵一首
    靓妆严饰曜金鸦,比兴难工漫百车。水种所传清有骨,天机能织皦非花。蝉娟一色明千里,绰约无心熟......
  • 北客置酒
    紫衣操鼎置客前,巾韝稻饭随粱饘。引刀取肉割啖客,银盘擘臑槁与鲜。殷勤勤侑邀一饱,卷牲归馆觞......
  • 京兆杜婴大醇能读书其言近庄其为人旷达而廉
    萧瑟野衣巾,能忘至老贫。避嚣依市井,蒙垢出埃尘。接物工齐物,劳身耻为身。伤心宿昔地,不复见......
  • 出郊
    川原一片绿交君,深树冥冥不见花。风日有情无处著,初回光景到桑麻。...
  • 杭州修广师法喜堂
    浮屠之法与世殊,洗涤万事求空虚。师心以此不挂物,一堂收身自有余。堂阴置石双嵽嵲,石脚立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