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省中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7

省中二首

宋代  王安石  

大梁春雪满城泥,一马常瞻落日归。
身世自知还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

省中二首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省中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省中二首》

大梁春雪满城泥,
一马常瞻落日归。
身世自知还自笑,
悠悠三十九年非。

中文译文:
大梁城中的春雪覆满了尘泥,
一匹马常常注视着夕阳归去。
我自己明白自己的身世,却只能自嘲,
漫长而悠远的三十九年不是一般的艰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作者沉痛的人生感慨和自嘲的情绪。

首先,诗中的"大梁春雪满城泥"描绘了大梁城(今河南开封)春天的景象,雪花覆盖了尘泥,形容了城市的繁华和喧嚣。这里可以理解为社会的浮华和虚妄。

接下来的"一马常瞻落日归"表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索和对光阴流逝的感叹。马儿注视着夕阳西下,暗示着作者对岁月的追忆和对生命的短暂的认识。

诗的下半部分,"身世自知还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理解和对人生的自嘲。作者深知自己的身世和经历,并以自嘲的方式来面对。"悠悠三十九年非"意味着作者经历了漫长而不平凡的三十九年,其中包含了各种困苦和磨难。

整首诗通过对大梁城的描写、对马儿和夕阳的表现以及对自身身世的反思,传达了作者对社会浮华的冷嘲热讽和对人生苦难的深刻体验。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力。

省中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hěng zhōng èr shǒu
省中二首

dà liáng chūn xuě mǎn chéng ní, yī mǎ cháng zhān luò rì guī.
大梁春雪满城泥,一马常瞻落日归。
shēn shì zì zhī hái zì xiào, yōu yōu sān shí jiǔ nián fēi.
身世自知还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


相关内容11:

试院中

扬雄二首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二──御沟

垂虹亭

再次前韵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即事五首
    渐老逢春能几回,蓬门今始为君开。莫嫌野外无供给,更向花前把一杯。...
  • 即事五首
    幽栖地僻经过少,锺梵声中掩竹门。唯有多情枝上雪,暗香浮动月黄昏。...
  •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二首
    西州行路日萧条,执手伤怀不自聊。故子故乡终念返,岂能无意冶城潮。...
  • 送陈舜俞制科东归
    诸贤发策未央宫,独得菑川一老翁。曲学暮年终汉相,高谈平日漫周公。君今壮岁收科第,我欲它时看......
  •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竹根殊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乾。要使山林人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
    藏春花木望中迷,水复山长道阻跻。怊怅老年尘世累,无因重到武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