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清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9

清明

宋代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螫,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清明翻译及注释

《清明》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垅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螫,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诗意:
《清明》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的景象,表达了黄庭坚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触动。诗中虽然以清明节为题材,但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忧思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中通过对雷雨的描述,暗喻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困境,揭示了人们在世俗纷扰中的痛苦和苦衷。通过描述人们的祭祀行为,表达了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社会地位的焦虑。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智慧和才能的赞叹,以及对人生不同命运的思考。

赏析:
1. 雅致的意境:诗中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描绘雷雨、野田、郊原等景象,创造出一幅清新雅致的自然景观。描绘草木柔软、桃李笑靥等形象,给人以春天的美好感受。
2. 表达人生哲理:诗中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人生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名利之外价值的思考。诗人通过贤愚千载的提问,表达了对智慧和才能的赞叹,强调了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理。
3. 对比的手法:诗中通过对清明节和人们的祭祀行为的对比,突出了现实社会的世俗和虚荣,以及人们内心的矛盾和迷茫。通过满眼蓬蒿共一丘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在社会的浮沉中最终归于平等的命运。

总体上,黄庭坚的《清明》以清新的意境和深刻的哲思,通过描绘清明节的景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触动,使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理。

清明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míng
清明

jiā jié qīng míng táo lǐ xiào, yě tián huāng lǒng zhǐ shēng chóu.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只生愁。
léi jīng tiān dì lóng shé shì, yǔ zú jiāo yuán cǎo mù róu.
雷惊天地龙蛇螫,雨足郊原草木柔。
rén qǐ jì yú jiāo qiè fù, shì gān fén sǐ bù gōng hóu.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xián yú qiān zǎi zhī shuí shì, mǎn yǎn péng hāo gòng yī qiū.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相关内容11: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中秋夜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
    赤豹负文章,岁晚智剞劂。渴饮南山雾,饥食西山蕨。封狐托脂泽,眉颊颇秀发。时时一樽酒,婆娑弄......
  • 龙眠操三章赠李元中
    螳臂美兮当车蟹螯强兮斗虎。我观兮上下四方,或锡予兮以大武。金石兮水波,松柏兮雨霜。有时女兮......
  •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
    蚤知鹊山亭,李杜发佳思。弥年听传夸,登览通梦寐。遥怜坐清旷,落笔富新制。尚因宾客集,沥酒使......
  • 寄晁元中十首
    临川往长怀,神交可心晤。文章不经世,风期南山雾。化虫哦四时,悲喜各有故。吾独无间然,子规劝......
  • 杂诗七首
    古屋清寒雪未消,小窗晴日展芭蕉。酸甘荔子尝春酒,更碾新芽荐菊苗。...
  •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
    系匏两相忆,极目十余城。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白璧按剑起,朱弦流水声。乖逢四时尔,木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