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诗七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9

杂诗七首

宋代  黄庭坚  

古屋清寒雪未消,小窗晴日展芭蕉。
酸甘荔子尝春酒,更碾新芽荐菊苗。

杂诗七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杂诗七首翻译及注释

《杂诗七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古屋清寒雪未消,
小窗晴日展芭蕉。
酸甘荔子尝春酒,
更碾新芽荐菊苗。

中文译文:
古旧的屋子清冷,雪还未融化,
小窗透出晴朗的阳光,照亮了展开的芭蕉。
品尝酸甜的荔子,尝春的酒,
再磨碾新生的芽儿,献上菊花的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新的春日景象。诗人黄庭坚通过古旧的屋子、展开的芭蕉、酸甜的荔子、春酒和新生的芽儿等形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融入了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赞美。

赏析:
1. 对比描写:诗中通过对古屋与芭蕉、雪与春酒、荔子与菊苗等形象的对比描写,展现了春天与冬天、古与新、冷与热的鲜明对比,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
2. 自然意象:诗中的芭蕉、荔子、新芽和菊苗等自然意象,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生机和美好,彰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3. 品味生活:诗中的品尝荔子和春酒,以及碾磨菊花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品味,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4. 感悟春天: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深情款款,春天给他带来了生机与喜悦,同时也借春天的来临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总体而言,黄庭坚的《杂诗七首》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并通过对自然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

杂诗七首拼音读音参考

zá shī qī shǒu
杂诗七首

gǔ wū qīng hán xuě wèi xiāo, xiǎo chuāng qíng rì zhǎn bā jiāo.
古屋清寒雪未消,小窗晴日展芭蕉。
suān gān lì zi cháng chūn jiǔ, gèng niǎn xīn yá jiàn jú miáo.
酸甘荔子尝春酒,更碾新芽荐菊苗。


相关内容11: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中秋夜酌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晁元中十首
    临川往长怀,神交可心晤。文章不经世,风期南山雾。化虫哦四时,悲喜各有故。吾独无间然,子规劝......
  •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螫,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
  • 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
    赤豹负文章,岁晚智剞劂。渴饮南山雾,饥食西山蕨。封狐托脂泽,眉颊颇秀发。时时一樽酒,婆娑弄......
  •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
    系匏两相忆,极目十余城。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白璧按剑起,朱弦流水声。乖逢四时尔,木石了......
  •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曩时高唐客,暮雨朝行云。阴居怀天匹,楚观梦纷纭。我欲睹光仪,斋明炷炉薰。天高万物肃,谁为帝......
  •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多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昼食鸟窥台,宴坐日过砌。俗氛无因来,烟霏作舆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