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9-05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

宋代  陈与义  

孙子白木杖,富子黑油笠。
我独白竹篮,差池复相及。
夕阳桥边画,岸帻归云急。
勿语城中人,从渠慎出入。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翻译及注释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是宋代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孙子白木杖,富子黑油笠。
我独白竹篮,差池复相及。
夕阳桥边画,岸帻归云急。
勿语城中人,从渠慎出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光化复入邓书事(可能是指进入邓州城参加书法活动)的过程中所见所感。在诗中,孙子手持白色木杖,富子戴着黑色油纸帽,而作者自己则独自提着白色竹篮,与他们有些差别。夕阳下,桥边的景色如同一幅画,岸上行人带着帽子,云彩飘忽不定,似乎在急速归去。作者告诫自己不要与城中的人多言,要谨慎地出入城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与孙子、富子的不同行装和景色细节,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心境。孙子和富子所持的白木杖和黑油笠代表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而作者自己则只是提着简单的白竹篮,与他们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简朴的追求,以及对繁琐世事的超脱态度。

夕阳下的桥边景色被描绘成一幅画,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帽子飘扬的行人和迅速移动的云彩增添了诗词的动感,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变化。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岁月的匆匆和生活的瞬息,因此他告诫自己要慎重行事,不要与城中的人多言,保持内心的平和和从容。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色和细节,诗词通过感官的描述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这种追求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与宋代文人的山水田园意识和生活哲学相契合,展现了陈与义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jǔ jì shēn xìn dào zì guāng huà fù rù dèng shū shì sì shǒu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

sūn zi bái mù zhàng, fù zi hēi yóu lì.
孙子白木杖,富子黑油笠。
wǒ dú bái zhú lán, chā chí fù xiāng jí.
我独白竹篮,差池复相及。
xī yáng qiáo biān huà, àn zé guī yún jí.
夕阳桥边画,岸帻归云急。
wù yǔ chéng zhōng rén, cóng qú shèn chū rù.
勿语城中人,从渠慎出入。


相关内容11:

均台辞二首

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送吕钦问监酒受代归

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揽照
    耻将衰晚竞青春,强把圆波拂晓尘。自笑年来须鬓白,王昭不解作官人。...
  • 道中书事
    临老伤行役,篮舆岁月奔。客愁无处避,世事不堪论。白道含秋色,青山带雨痕。坏梁斜斗水,乔木密......
  • 烧香
    明窗延静昼,默坐息诸缘。聊将无穷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于今醒......
  • 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
    魂伤瓦砾旧曾游,尚想奔烟万马遒。遂替胡儿作正月,绝知回禄相巴丘。书生性命惊频试,客子茅茨费......
  •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
    岸阔舟仍小,林空风更多。能堪几寒暑,又作隔山河。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功名大槐国,终要白......
  • 黄修职雨中送芍药五枝
    微雨湿清晓,老夫门未开。煌煌五仙子,并拥翠蕤来。烟脂洗尽不自惜,为雨归来更无力。老夫五十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