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9-07

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

宋代  陈与义  

魂伤瓦砾旧曾游,尚想奔烟万马遒。
遂替胡儿作正月,绝知回禄相巴丘。
书生性命惊频试,客子茅茨费屡谋。
唯有君山故窈窕,一眉晴绿向人浮。

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与义创作的《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魂伤瓦砾旧曾游,
尚想奔烟万马遒。
遂替胡儿作正月,
绝知回禄相巴丘。
书生性命惊频试,
客子茅茨费屡谋。
唯有君山故窈窕,
一眉晴绿向人浮。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南城火灾后的感慨和思考。下面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开篇写到诗人魂魄受伤,曾经游历过受火灾摧毁的旧址,这些景象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他仍然怀念那烈火熊熊的场景,仿佛看到万马奔腾般的壮丽景象。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胡儿(一种代表胡人的象征)的祝福,将他们替代为正月的象征,意味着希望他们能够在新的一年中获得好运和福祉。然而,诗人也感叹自己无法预知他们是否能够回到巴丘(一处古代胡人的居住地),这表达了他对历史和未来的不确定感。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书生(指学子)的生命常常受到考验和威胁,客子(指旅行者)费尽心思才能找到遮风挡雨的茅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这些描写展现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们生活的艰辛。

最后,诗人以君山为比喻,君山是湖南岳阳的一座山,被诗人形容为古老而美丽的地方。诗人说君山的山容如一条清晰的眉毛,晴朗的天空使得这座山显得绿意盎然,犹如浮现在人们眼前。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观的向往,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火灾后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境遇,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们的苦难。然而,诗人通过描写君山的美丽,传递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人性的理解。

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拼音读音参考

huǒ hòu wèn shě zhì chéng nán yǒu gǎn
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

hún shāng wǎ lì jiù céng yóu, shàng xiǎng bēn yān wàn mǎ qiú.
魂伤瓦砾旧曾游,尚想奔烟万马遒。
suì tì hú ér zuò zhēng yuè, jué zhī huí lù xiāng bā qiū.
遂替胡儿作正月,绝知回禄相巴丘。
shū shēng xìng mìng jīng pín shì, kè zi máo cí fèi lǚ móu.
书生性命惊频试,客子茅茨费屡谋。
wéi yǒu jūn shān gù yǎo tiǎo, yī méi qíng lǜ xiàng rén fú.
唯有君山故窈窕,一眉晴绿向人浮。


相关内容11:

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送吕钦问监酒受代归

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出山道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
    孙子白木杖,富子黑油笠。我独白竹篮,差池复相及。夕阳桥边画,岸帻归云急。勿语城中人,从渠慎......
  • 揽照
    耻将衰晚竞青春,强把圆波拂晓尘。自笑年来须鬓白,王昭不解作官人。...
  • 道中书事
    临老伤行役,篮舆岁月奔。客愁无处避,世事不堪论。白道含秋色,青山带雨痕。坏梁斜斗水,乔木密......
  •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
    岸阔舟仍小,林空风更多。能堪几寒暑,又作隔山河。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功名大槐国,终要白......
  • 黄修职雨中送芍药五枝
    微雨湿清晓,老夫门未开。煌煌五仙子,并拥翠蕤来。烟脂洗尽不自惜,为雨归来更无力。老夫五十尚......
  • 八音歌
    金章笑鹑衣,玉堂陋茅茨。石火不须臾,白驹隙中驰。丝鬓那可避,会当来如期。竹固不如肉,飞觞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