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闻旧教坊人歌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7-18

闻旧教坊人歌

明代  高启  

渭城歌罢独凄然,不及新声世共怜。
今日岐王宾客尽,江南谁识李龟年。

闻旧教坊人歌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闻旧教坊人歌翻译及注释

《闻旧教坊人歌》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渭城听到旧时教坊人的歌声后的感受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渭城歌罢独凄然,
不及新声世共怜。
今日岐王宾客尽,
江南谁识李龟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渭城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旧时教坊人歌声的感伤和对自己才华被遗忘的无奈之情。

首句“渭城歌罢独凄然”,描绘了教坊人歌声停止后的寂静和孤寂感。作者感到悲伤,因为这些旧时的歌声已经无法与新时代的声音相比。

第二句“不及新声世共怜”,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被遗忘的失落和无奈。作者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已经不再受到世人的关注和赞赏,新的声音已经取代了他的位置。

第三句“今日岐王宾客尽”,指的是岐王李贽的宾客今日已经离去,暗示了作者的孤独和被遗忘。

最后一句“江南谁识李龟年”,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地区的人们不了解他的感叹。李龟年是高启的字,作者在这里以自己的字来代指自己,表示自己的才华和名声在江南地区并不为人所知。

整首诗词通过对旧时教坊人歌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被遗忘的悲伤和无奈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时代的更迭和新声的兴起,以及作者在江南地区的默默无闻。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明代社会中文人的心境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闻旧教坊人歌拼音读音参考

wén jiù jiào fāng rén gē
闻旧教坊人歌

wèi chéng gē bà dú qī rán, bù jí xīn shēng shì gòng lián.
渭城歌罢独凄然,不及新声世共怜。
jīn rì qí wáng bīn kè jǐn, jiāng nán shuí shí lǐ guī nián.
今日岐王宾客尽,江南谁识李龟年。


相关内容11:

秋夜宿周记室草堂送王才

送张司勋宝庆同知

送张羽后夜坐西斋

寄题内弟周思敬野人居

读史十首 范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小长干曲
    郎采菱叶尖,妾采荷叶圆。石城愁日暮,各自拨归船。...
  • 送朱从事之吴兴
    释褐方从宦,青山故郡邻。草深湖带雨,花暗驿藏春。鼓聚祈蚕女,舟逢射鸭人。幕中应待久,徒此惜......
  • 陌上见梅
    陌头一树带风沙,零落寒香日欲斜。车马纷纷谁暇看,当年只合种山家。...
  • 送范架阁赴嘉禾兼简李使君
    陆相祠前路,孤舟欲上时。空江难晚别,荒郡易秋悲。月送潮声早,云随雁去迟。幕中知有子,太守只......
  • 与侄常游东庵
    水树围庵绿几层,阴中敲户昼登登。十年重到犹为客,半日才闲且访僧。旧履尘生趺后席,乱幡风纮供......
  • 送杨从事从军
    南风薰燕麦,送子怅如何。迢递戎车役,凄凉横笛歌。天笼平野迥,山绕古关多。莫笑书生怯,能当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