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皎然
2025-09-08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

唐代  皎然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翻译及注释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是唐代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的中文译文为: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景仰和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佛教在世间的影响力和普及度,以及诗人对佛教的追求和启示。

赏析:
1.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仁圣"指佛陀释迦牟尼,他的教诲被视为圣贤之言。“虚空日月悬”暗示佛法的普遍性和高尚性。
2.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表达了对佛法的推崇和向往,以及佛法的深邃和内涵。
3.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描绘了佛法广泛传播的景象,以及对佛法传承的重视和尊崇。
4.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佛法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5.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意识觉醒的期盼和渴望。
6.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表达了诗人对追求佛法真理所付出的努力和承诺。

总之,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钦佩和敬仰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和启发,以及对佛法对社会影响力的赞美和关注。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rì hé lú shǐ jūn yòu píng kāi yuán sì tīng miào zàng shàng rén jiǎng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

rén shèng chuí wén zài, xū kōng rì yuè xuán.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
líng chí zhuī zhé jiàng, zōng zhǐ fā yōu quán.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fǎ shòu zhū hóu qǐng, xīn jiào sì zǐ chuán.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
chūn shēng xuě shān cǎo, xiāng xià jí lín tiān.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gù wǒ cóng jīn rì, wén jīng wù sù yuán.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
liáng shān wàn lǐ qù, yīng wèi jiào yóu piān.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相关内容11:

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

夏日集裴录事北亭避暑

宿安国简公院(一作安国寺静居法师故院)

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杂寓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僧绎
    斜日摇扬在柳丝,孤亭寂寂水逶迤。谁堪别后行人尽,唯有春风起路岐。...
  • 溪上月
    秋水月娟娟,初生色界天。蟾光散浦溆,素影动沦涟。何事无心见,亏盈向夜禅。...
  • 奉酬袁使君高寺院新亭对雨(其亭即使君所创)
    兹亭迹素浅,胜事并随公。法界飘香雨,禅窗洒竹风。浮烟披夕景,高鹤下秋空。冥寂四山久,宁期此......
  • 送韦向睦州谒独孤使君汜
    才子南看多远情,闲舟荡漾任春行。新安江色长如此,何似新安太守清。...
  • 秋宵书事寄吴凭处士
    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不知庭树意,荣落感......
  • 题秦系山人丽句亭
    独将诗教领诸生,但看青山不爱名。满院竹声堪愈疾,乱床花片足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