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杜鹃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6

杜鹃

宋代  梅尧臣  

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
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月树啼方急,山房客未眠。
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

杜鹃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杜鹃翻译及注释

《杜鹃》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杜鹃鸟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追思和对离散情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杜鹃》中文译文:
蜀帝何年魄,
千春化杜鹃。
不如归去语,
亦自古来传。
月树啼方急,
山房客未眠。
还将口中血,
滴向野花鲜。

诗意和赏析:
《杜鹃》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杜鹃鸟、月亮、山房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离散情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以蜀汉末代皇帝刘禅(字季玉)为意象,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千春化杜鹃,暗喻杜鹃鸟的鸣叫声贯穿了千年春天,象征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表达了诗人对归去故乡的渴望和希望能够传达自己的心声。这里的归去不仅仅指代了物理上的归乡,更是一种内心的回归和寻找生命的归属。

诗的后半部分“月树啼方急,山房客未眠。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通过描绘月亮和山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离散情人的思念之情。月树啼方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焦急和不安。山房客未眠,表现了诗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心情。最后两句“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以血滴之象,表达了诗人对离散情人的深情厚意,愿意为情人献上自己的生命之血,寄托了对爱情的至诚和忠贞。

整首诗词以杜鹃鸟为基调,通过杜鹃鸟的鸣叫声和生命力的象征,抒发了诗人对逝去岁月和离散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寓情于景的手法,使得诗情更加深沉、抒发出浓郁的离愁之情。

杜鹃拼音读音参考

dù juān
杜鹃

shǔ dì hé nián pò, qiān chūn huà dù juān.
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
bù rú guī qù yǔ, yì zì gǔ lái chuán.
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yuè shù tí fāng jí, shān fáng kè wèi mián.
月树啼方急,山房客未眠。
hái jiāng kǒu zhōng xuè, dī xiàng yě huā xiān.
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


相关内容11:

次韵和永叔夜坐鼓琴有感二首

廷老传沛语戏作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

金陵怀古

和岁除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日出各驰趋,皆为利所迫。秋虫至微物,役役网自织。古来高世人,林下遗忧责。扛鼎绝膑者,乃自恃......
  • 莺
    桑间小妇好声音,映叶穿枝意已深。尽日呼郎郎不应,萧萧风雨到前林。...
  • 秋阴
    已过萧萧雨,犹成黯黯阴。登临潘岳思,憀栗楚臣心。远吹鸣高树,低云冒晚岑。久为关外客,不忍听......
  • 卖鹿角鱼
    水中龙,角而足。海小鱼,角矗矗。不拟龙,乃拟鹿。譬彼蜗,抗茧犊。渍以咸卤久且醭,时卖都市参......
  • 感遇
    众默瘖莫辨,众寐盲不知。问而使之对,觉而使之窥。瘖盲自穷疾,所感在一时。苟昧哲人理,寐默定......
  • 哀石昌言舍人
    朔日望颜色,衣冠朝帝阍。西灵未生魄,东岱已收魂。吊哭新居启,封题旧箧存。善人吾不见,何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