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岁除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9

和岁除日

宋代  梅尧臣  

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余十二时。
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
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
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和岁除日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岁除日翻译及注释

《和岁除日》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年有三万六千刻,玉漏只剩下十二时。
往日的时光艰难度过,谁会珍惜逝去的岁月?
残余的阴影越来越少,只有少数人能够明察。
已经察觉到岁月留下的痕迹,容颜渐渐改变。
但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乌蟾依然匆匆驶过。
万国在明朗的早晨迎接新年,东风依旧吹入春天的旗帜。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岁除日的景象,反映了光阴的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无情。诗人以玉漏计时,抒发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光阴易逝的思考。他触动人心地表达了时间无情地流逝,人们往往不能珍惜时光和年华的珍贵。诗人也以凄美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们在新年到来时对希望和春天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替。诗人借助岁除日这一特殊的时刻,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光阴易逝的忧虑。玉漏和十二时是衡量时间的象征,诗词中的刻和时都是指时间的划分单位。通过对时间的计量,诗人以直观的方式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短暂。残阴全少一句,则表明时间流逝的痕迹逐渐消失,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感知到光阴的流转。诗人还以“乌蟾冉冉驰”来形容时间的飞逝,乌蟾是指催促时间流逝的事物,冉冉则表示缓慢而又稳定。这种描写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不可阻挡。诗的最后两句则以明朗的景象和新年的到来,寄托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春天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凝练的意象和深远的思考,生动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变迁,让人们对光阴流转的脆弱和宝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新年的到来,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希望的追求。这首诗词在揭示时间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中,呼唤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时光,追求美好的人生价值。

和岁除日拼音读音参考

hé suì chú rì
和岁除日

yī nián sān wàn liù qiān kè, yù lòu wéi yú shí èr shí.
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余十二时。
qù rì kǔ duō shuí huì xī, cán yīn quán shǎo pō néng zhī.
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
yǐ jīng yán mào xú xú gǎi, bù nài wū chán rǎn rǎn chí.
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
wàn guó míng cháo hè xīn suì, dōng fēng yī jiù rù chūn qí.
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相关内容11:

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三首

次韵和酬杨乐道待制咏雪

依韵和磁守王几道屯田暑夜怀寄

送俞尚寺丞知蕲春县

哭孙明复殿丞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金陵怀古
    秦莫恃栈阁,吴莫恃壍江。不能恃以德,二国竟亦降。迩来屡兴废,由险轻万邦。谁知荒凉城,空存如......
  •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
    一出屡更郡,人皆望酒壶。俗情难可学,奏记向来无。贫贱常甘分,崇高不解谀。虽然门馆隔,泣与众......
  • 廷老传沛语戏作
    夷门市里侯嬴老,公子时能释礼过。莫问孟尝招致客,薛中遗俗尚应多。...
  • 黄河
    积石导渊源,沄沄泻昆阆。龙门自吞险,鲸海终涵量。怒洑生万滑,惊流非一状。浅深殊可测,激射无......
  • 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尝闻求子婿,不似怒甘公。莫以昔人比,皆为当世雄。家声新庆续,国礼旧恩隆。必与齐姜墓,千秋垅......
  • 初见杏花
    不待春风遍,烟林独早开。浅红欺醉粉,肯信有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