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13

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

宋代  梅尧臣  

颍川倒湾流,栏船曲转钩。
吏迎如太守,民望亚诸侯。
芳圃深通野,寒湖半抱州。
前贤多旧迹,佳咏听君留。

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翻译及注释

《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颍川倒湾流,
栏船曲转钩。
吏迎如太守,
民望亚诸侯。
芳圃深通野,
寒湖半抱州。
前贤多旧迹,
佳咏听君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勾谌太丞通判颍州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风景和表达情感,表达了对勾谌太丞的赞赏和祝福。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颍川的美丽景色和独特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勾谌太丞在颍州工作的期待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送别勾谌太丞的场景。首句“颍川倒湾流,栏船曲转钩”,通过描绘颍川的曲折流动,给人一种流畅、动态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吏迎如太守,民望亚诸侯”表达了勾谌太丞在颍州的受欢迎程度,他的形象就像一位地方官员中的州守一样备受吏民们的迎接和尊敬。

接着的两句“芳圃深通野,寒湖半抱州”描绘了颍州的自然景观。芳圃深深地通向野外,寒湖则环绕着州城,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景象。最后两句“前贤多旧迹,佳咏听君留”表达了对颍州历史文化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勾谌太丞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这片富有文化底蕴的土地上留下美好的诗篇。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对勾谌太丞的欢送和祝福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地方特色的描绘,展现了颍州的美景和勾谌太丞在这里工作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对前人智慧的敬仰。整体上,这首诗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gōu chén tài chéng tōng pàn yǐng zhōu
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

yǐng chuān dào wān liú, lán chuán qū zhuǎn gōu.
颍川倒湾流,栏船曲转钩。
lì yíng rú tài shǒu, mín wàng yà zhū hóu.
吏迎如太守,民望亚诸侯。
fāng pǔ shēn tōng yě, hán hú bàn bào zhōu.
芳圃深通野,寒湖半抱州。
qián xián duō jiù jī, jiā yǒng tīng jūn liú.
前贤多旧迹,佳咏听君留。


相关内容11:

百舌

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

刘十秀才见过寻以为寄次韵和酬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後书事
    风旗冷落偏欺酒,众树芳菲欲并梅。人意不知南亩望,只惊鸿鴈向川来。...
  •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
    噫风鸣悲鸢鸣哀,雨霰枯木为之摧。昭亭山头野火灭,海水夜冻迷蓬莱。烛笼以爪自掩耳,酒盏生冰拈......
  • 依韵和希深游乐园怀主人登封令
    竹映红蕖水榭开,门闲乳雀下青苔。伊人何恋五斗粟,不作渊明归去来。...
  • 送蔡侍禁赴长沙
    寒叶下潇湘,之官逐雁行。水经菱浦晚,船过橘洲香。二女竹林外,三闾枫叶傍。平寺息戎律,物景助......
  •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闻香已入中都府,团品争传太傅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
  • 答萧渊少府卷
    君先大夫临终时,梦中尝赋晓寒歌。骑龙跨鱼不是诞,直对上帝传吟哦。才如李贺天亦少,直其在世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