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5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

宋代  梅尧臣  

噫风鸣悲鸢鸣哀,雨霰枯木为之摧。
昭亭山头野火灭,海水夜冻迷蓬莱。
烛笼以爪自掩耳,酒盏生冰拈不起。
陶潜弃官屋无米,儿嚎妻啼付邻里。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翻译及注释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噫,风鸣悲,鸢鸣哀,
雨霰摧枯木。
昭亭山头野火熄,
海水夜冻困蓬莱。
烛笼爪自掩耳,
酒盏生冰拈不起。
陶潜弃官屋无米,
儿啼妻哭惹邻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冬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寒冷的苦楚和社会困境的感叹。

赏析:
1. 诗词的开头以噫字呼应,形象地描绘了风声悲鸣和鸢鸟的哀鸣,展现了大自然的凄凉氛围。
2. 描写雨霰摧枯木,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严寒的寒冷,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凄凉气氛。
3. 昭亭山头野火灭、海水夜冻迷蓬莱,通过对山火熄灭和海水冻结的描绘,表达了世间事物无法逃避寒冷的现实。
4. 烛笼以爪自掩耳、酒盏生冰拈不起,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严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境和无奈。
5. 陶潜弃官屋无米、儿嚎妻啼付邻里,通过描述陶潜(陶渊明)放弃官位、生活困顿以及家庭困扰,表达了社会的困境和个人的困境交织在一起。

这首诗词以凄凉的冬日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世困境的描绘,流露出作者对寒冷的苦楚和社会困境的感叹和思考。它展现了宋代社会冬日的贫困和艰难,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冬天的冷酷和人们在严寒中的困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guō mì xiào kǔ hán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

yī fēng míng bēi yuān míng āi, yǔ sǎn kū mù wèi zhī cuī.
噫风鸣悲鸢鸣哀,雨霰枯木为之摧。
zhāo tíng shān tóu yě huǒ miè, hǎi shuǐ yè dòng mí péng lái.
昭亭山头野火灭,海水夜冻迷蓬莱。
zhú lóng yǐ zhǎo zì yǎn ěr, jiǔ zhǎn shēng bīng niān bù qǐ.
烛笼以爪自掩耳,酒盏生冰拈不起。
táo qián qì guān wū wú mǐ, ér háo qī tí fù lín lǐ.
陶潜弃官屋无米,儿嚎妻啼付邻里。


相关内容11:

送韩文饶寺丞宰萧山

得李殿丞端州砚

百舌

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依韵和希深游乐园怀主人登封令
    竹映红蕖水榭开,门闲乳雀下青苔。伊人何恋五斗粟,不作渊明归去来。...
  • 寄题周效美琨瑶洞
    仙人采玉驱雄龙,列山剖璞青腔空。因邃为堂曲为室,石乳溜壁光玲珑。僊归龙去草树草,蔽翳不复人......
  • 贷米於如晦
    举家鸣鹅雁,突冷无晨炊。大贫丐小贫,安能不相嗤。幸存颜氏帖,况有陶公诗。乞米与乞食,皆是前......
  •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後书事
    风旗冷落偏欺酒,众树芳菲欲并梅。人意不知南亩望,只惊鸿鴈向川来。...
  • 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
    颍川倒湾流,栏船曲转钩。吏迎如太守,民望亚诸侯。芳圃深通野,寒湖半抱州。前贤多旧迹,佳咏听......
  • 送蔡侍禁赴长沙
    寒叶下潇湘,之官逐雁行。水经菱浦晚,船过橘洲香。二女竹林外,三闾枫叶傍。平寺息戎律,物景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