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百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百舌

宋代  梅尧臣  

一冬常噤默,乘春何多舌。
苍毛无文章,尖啄苦腾说。
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
只未学凤皇,有亦学不彻。
伤哉古辩士,往往遭车裂。

百舌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百舌翻译及注释

诗词:《百舌》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一冬常噤默,
乘春何多舌。
苍毛无文章,
尖啄苦腾说。

晓升高高树,
百鸟言漏泄。
只未学凤皇,
有亦学不彻。

伤哉古辩士,
往往遭车裂。

中文译文:
一个冬天常常默不作声,
到了春天何止是喋喋不休。
那些苍鸟羽毛没有文章才能,
却尖啄着辛酸的话吵个不停。

清晨升起的高高树上,
百鸟的言辞漏泄出来。
即使有些也想学习凤皇,
却无法完全理解其真义。

古代的辩论士真是可悲,
往往最终遭受车裂的惩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鸟语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言辞纷繁、辩论之风盛行的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对冬天和春天的对比,以及苍鸟和凤皇的比喻,展示了作者对于言辞喧嚣和辩论过度的反思。

在诗中,冬天代表了寂静与沉默,而春天则象征着欢腾与喧嚣。作者用苍鸟来比喻那些没有真正才情却喋喋不休的人,他们像是尖嘴利嘴的鸟儿,满口苦涩的说辞却缺乏真正的内涵和技艺。

诗中的百鸟言漏泄一句,意味着众多的言辞流传出来,但却缺乏深度和准确性。虽然有些人也想学习凤皇,但他们却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精髓。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古代辩论士的怀念和悲叹,他们曾经为了辩论而奋斗,却往往遭受惩罚,甚至以车裂之刑殒命。这可以被视为对于辩论过度和争论之害的警示。

整首诗通过对于言辞纷繁和辩论过度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深度思考和真正才情的珍视,以及对于辩论之风带来的伤害的忧虑。它呼唤人们应当注重内涵和真实的表达,而非单纯追求辩论的繁华和喧嚣。

百舌拼音读音参考

bǎi shé
百舌

yī dōng cháng jìn mò, chéng chūn hé duō shé.
一冬常噤默,乘春何多舌。
cāng máo wú wén zhāng, jiān zhuó kǔ téng shuō.
苍毛无文章,尖啄苦腾说。
xiǎo shēng gāo gāo shù, bǎi niǎo yán lòu xiè.
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
zhǐ wèi xué fèng huáng, yǒu yì xué bù chè.
只未学凤皇,有亦学不彻。
shāng zāi gǔ biàn shì, wǎng wǎng zāo chē liè.
伤哉古辩士,往往遭车裂。


相关内容11:

泊姑熟江口邀刁景纯相见

送邵梦得永康军判官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三层瀑

登杨州北门

范景仁紫微见过亦谒不遇道上逢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得李殿丞端州砚
    鲛龙所窟处,其石美且坚。蛮匠斲为砚,汉官求费钱。持归向都邑,争乞如瓦砖。岂识万里险,谬窃好......
  • 送韩文饶寺丞宰萧山
    吴会未探穴,广陵先看潮。横江百马怒,卷海万鼙嚣。舟楫凌湍发,鱼龙接浪跳。薄言增勇气,少当举......
  •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与子乘羸马,夜投山家宿。风雪满绨裘,灯火深竹屋。烹鸡赖主人,吠犬憎倦仆。明发到岩前,春荑冻......
  • 豕
    司原豢俗豨,日见容阴昵。喜比为白麟,惟忧不丰溢。烈飚泽雨作,真声向人出。司原悔何由,肝胆空......
  • 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
    子猷多兴怜飞雪,向晚归时又见飘。拂马随人如著莫,舞空吹面亦胜消。闭门我作袁安睡,呵笔君为谢......
  • 刘十秀才见过寻以为寄次韵和酬
    放言破崖岸,尘事尽磨刮。况此气澄明,幽襟亦轩豁。竟日坐衡茅,同心异胡越。吾道今不孤,长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