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南歌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端礼
2025-09-06

南歌子

宋代  晁端礼  

南歌子  

月到中秋夜,还胜别夜圆。
高河瑟瑟转金盘。
三十六宫深处、卷帘看。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寻常岂是不婵娟。
吟赏莫辞终夕、动经年。

南歌子作者简介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南歌子翻译及注释

《南歌子》是一首宋代晁端礼所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亮到了中秋之夜,更胜过其他夜晚的圆满。高高的天河像一张转动的金盘。在三十六宫的深处,我拉起帘子观赏。香雾笼罩着云鬟,清辉映照着玉臂的寒冷。平常的月亮怎么会不美丽呢?吟唱赏析无需辞谢,一直持续了多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通过对月亮和天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月圆之夜的赞美和喜悦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洒落在深宫中的美丽景色,通过形容云鬟和玉臂的冷凉,增添了一丝清寒之感。诗人以此来表达对月亮美丽的赞叹,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持久的热情。

赏析:
《南歌子》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将其与别的夜晚相比较,强调了中秋之夜月亮的圆满和美丽。"高河瑟瑟转金盘"形象地描绘了天河如同转动的金盘一样辉煌。"三十六宫深处、卷帘看"表达了诗人对深宫内景的向往与想象。"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通过形容云鬟和玉臂的湿润和寒冷,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色彩。最后两句"寻常岂是不婵娟,吟赏莫辞终夕、动经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整首诗以细腻、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南歌子拼音读音参考

nán gē zǐ
南歌子

yuè dào zhōng qiū yè, hái shèng bié yè yuán.
月到中秋夜,还胜别夜圆。
gāo hé sè sè zhuǎn jīn pán.
高河瑟瑟转金盘。
sān shí liù gōng shēn chù juàn lián kàn.
三十六宫深处、卷帘看。
xiāng wù yún huán shī, qīng huī yù bì hán.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xún cháng qǐ shì bù chán juān.
寻常岂是不婵娟。
yín shǎng mò cí zhōng xī dòng jīng nián.
吟赏莫辞终夕、动经年。


相关内容11:

永遇乐(五日)

玉楼春

御街行(圣寿·二之一·双调)

木兰花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七)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如梦令
    一夜蟠桃吹坼。刚道有人偷折。幸自没踪由,无奈蝶蜂胡说。胡说。胡说。方朔不须耳热。...
  • 青玉案
    良夜灯光簇如豆。占好事、今宵有。酒罢歌阑人散后。琵琶轻放,语声低颤,灭烛来相就。玉体偎人情......
  • 酒泉子(十之一)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
  • 调笑
    谓花月无情,长寄绮罗之遗恨。试为调笑,戏追风流。少延重客之余欢,聊发清尊之雅兴。诗词:珠树......
  • 武陵春
    银浦流云初度月,空碧挂团团。照夜珠胎贝阙寒。光彩满长安。春风为拂新沙路,珂马款天关。篆印金......
  • 诉衷情
    月中玉兔日中鸦。随我度年华。不管寒暄风雨,饱饭热煎茶。居士竹,故侯瓜。老生涯。自然天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