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甲戌冬怀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阮汉闻
2025-09-09

甲戌冬怀二首

明代  阮汉闻  

何处三江挂席开,长疑九坂接天回。
望穷渤海来何暮,怨入秦庭哭未哀。
箐樾转深嵎虎横,烟霜刚趁野鹰来。
登高怕看霄垠赤,池已燔鱼路烬。
¤

甲戌冬怀二首翻译及注释

《甲戌冬怀二首》是明代阮汉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处三江挂席开,
长疑九坂接天回。
望穷渤海来何暮,
怨入秦庭哭未哀。

箐樾转深嵎虎横,
烟霜刚趁野鹰来。
登高怕看霄垠赤,
池已燔鱼路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甲戌年冬天的怀念之情。诗的第一句"何处三江挂席开"意味着作者不知道三江的具体位置,却看到天空中摆开了一幅席子,暗示着人间和天空之间的交织。"长疑九坂接天回"表达了作者对九坂山的怀念,九坂山是明代京城北京的西北方向的一座山,作者疑心九坂山似乎与天空相接。

下一句"望穷渤海来何暮"描述了作者望眼欲穷,却看不到渤海的归来,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失望。"怨入秦庭哭未哀"中的"怨"表达了作者的不满和悲伤,似乎他的怨声传入秦庭,却没有引起真正的关注和同情。

接下来的两句"箐樾转深嵎虎横,烟霜刚趁野鹰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箐樾转深指山谷越来越深,嵎虎横表示山中的虎儿横行霸道,烟霜趁着野鹰的到来强势侵袭。这些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忧愁和不安相呼应,加深了诗词的感染力。

最后两句"登高怕看霄垠赤,池已燔鱼路烬"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忧虑和迷茫。作者登上高处,却害怕看到天空的边际变得血红,这可能是暗示着社会动荡和不安。"池已燔鱼路烬"意味着池塘已经干涸,鱼儿已经死去,原本的路径已经烬灭,这可能象征着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失去。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意象的交织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愁绪和忧虑,展示了明代时期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的写照,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甲戌冬怀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jiǎ xū dōng huái èr shǒu
甲戌冬怀二首

hé chǔ sān jiāng guà xí kāi, zhǎng yí jiǔ bǎn jiē tiān huí.
何处三江挂席开,长疑九坂接天回。
wàng qióng bó hǎi lái hé mù, yuàn rù qín tíng kū wèi āi.
望穷渤海来何暮,怨入秦庭哭未哀。
qìng yuè zhuǎn shēn yú hǔ héng, yān shuāng gāng chèn yě yīng lái.
箐樾转深嵎虎横,烟霜刚趁野鹰来。
dēng gāo pà kàn xiāo yín chì, chí yǐ fán yú lù jìn.
登高怕看霄垠赤,池已燔鱼路烬。
¤


相关内容11:

应制题扇

同李子馀过彬公兰若

行路难二首

石居

出塞曲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贫女吟
    旧丝织尽复新丝,辛苦终朝不下机。只恐与时花样别,不堪裁作嫁人衣。...
  • 寄兄
    疏明星斗夜阑珊,玉貌花容列女官。风递凤凰天乐近,雪残鹊嵒晓楼寒。昭仪引驾临丹扆,尚寝薰炉爇......
  • 送裴二还家
    自然畏秋色,岂可视归人。此际犹家信,何时非客身。淡云行水次,寒月过江津。嘱尔无他事,为余慰......
  • {艹咎}疃杂诗
    久恬身隐矣,谁问玉沽诸。日驭穷残炤,云装惮晚舒。黠痴疑及半,薪火幸留余。天亦狙公类,撩人似......
  • 礼观音大士二首和湘灵
    天冠璎珞现重重,风送潮声入梵钟。但愿人心如水月,何愁不得睹金容。...
  • 通旟(七言绝句一百首,录十首)
    七帙明年八帙开,从今不受白驹催。闲携二草题嵩院,补却刘家数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