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冬十月百卉尽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冠卿
2025-07-18

冬十月百卉尽劳

宋代  杨冠卿  

淳熙戊戌冬十月,恰似东风三月诗。
冰霜不变沍寒色,溪壑次第回春姿。
花情柳意已无耐,红英粉艳争纷披。
道傍牛喘不复问,欲了公事真痴儿。

冬十月百卉尽劳作者简介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冬十月百卉尽劳翻译及注释

《冬十月百卉尽劳》是杨冠卿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冬季的凄凉景象,以及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对世事的无奈。

诗中描述了淳熙戊戌冬十月的景象,这个时候正如东风吹拂的三月一般。冰霜依旧,寒意沁人心脾,但溪壑中的景色却逐渐展现出春天的姿态。花朵的情意和柳枝的柔情已经消磨殆尽,红花和嫩绿的枝叶相互竞相绽放。在道路旁边,牛儿喘着气,不再询问行人的来意,仿佛对世事已经不再关心,而只是专注于自身的生活。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感受和对春天的期待。冰霜和寒冷的色彩,以及溪壑中的回春景象,烘托出冬天的苍凉和春天的生机。同时,通过描写牛儿的态度转变,诗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纷繁俗世的无奈。

整首诗词以冬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季节交替的变化和人事无常的主题。诗人以淡淡的笔触,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世事的疑惑,让读者在凄凉中感受到温暖的希望。

冬十月百卉尽劳拼音读音参考

dōng shí yuè bǎi huì jǐn láo
冬十月百卉尽劳

chún xī wù xū dōng shí yuè, qià sì dōng fēng sān yuè shī.
淳熙戊戌冬十月,恰似东风三月诗。
bīng shuāng bù biàn hù hán sè, xī hè cì dì huí chūn zī.
冰霜不变沍寒色,溪壑次第回春姿。
huā qíng liǔ yì yǐ wú nài, hóng yīng fěn yàn zhēng fēn pī.
花情柳意已无耐,红英粉艳争纷披。
dào bàng niú chuǎn bù fù wèn, yù le gōng shì zhēn chī ér.
道傍牛喘不复问,欲了公事真痴儿。


相关内容11:

漫题

连日祷雨犹未应也数语漫述皇恐之意呈簿尉

正月二日大雪

和陈倅游石门吊瞿硎先生

拒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偶食鸡头有怀万元亨沈德远林子长横塘三主人
    秋风一熟平湖芡,满市明珠如土贱。昔也兼名鸿雁头,今兹始识胡孙面。应须我辈剩著语,会有后人来......
  • 朱天永示仆二诗盖有激而云者因用其韵以广之
    是非得丧一毫轻,蛮触何劳角上争。未可轻量天下士,渠知不是彀中英。平生我亦轻馀子,到处君安得......
  • 和汉老弟立春
    吹葭六管候频频,眉寿先储酒十旬。鞭到土牛休袖手,斗回天驷已驰神。花梢彩胜翻新样,镜里朱颜只......
  • 出郊劝耕因游吴山清隐
    第一林泉得纵观,春风随步着栏干。山园梅雪千株在,门纳湖光十里宽。水上湿红云片段,亭前鲜碧玉......
  • 再用难字韵简潘接伴
    当年名下无虚士,此日诗中有二难。方驾饭山何太瘦,拍肩东野不言寒。来章只好先呈佛,属和何当胜......
  • 送汤倅二首
    青衫试吏古桐川,识面池阳别驾贤。但喜论交时一笑,不知为客度三年。新来怀抱愁分袂,此去功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