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汤倅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虞俦
2025-07-27

送汤倅二首

宋代  虞俦  

青衫试吏古桐川,识面池阳别驾贤。
但喜论交时一笑,不知为客度三年。
新来怀抱愁分袂,此去功名好着鞭。
未必九华清绝地,更能留滞玉堂仙。

送汤倅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送汤倅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虞俦

青衫试吏古桐川,识面池阳别驾贤。
但喜论交时一笑,不知为客度三年。

新来怀抱愁分袂,此去功名好着鞭。
未必九华清绝地,更能留滞玉堂仙。

中文译文:
送别汤倅(第一首)

穿着青色官袍试做吏员,来到桐川这古老之地,
在池阳相见与别驾贤者。
只因喜欢论交情,常常一笑之间,
却不知作为客人已度过了三年。

新来的时候怀着忧愁,如今分别成了现实,
从此离开,追求功名,像驱使鞭子那样有力。
也许并非到九华山那风景明媚的地方,
更能留下玉堂仙人的身份。

赏析:
《送汤倅二首》是虞俦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对汤倅离别的情感和对他未来前程的祝福。

诗的开篇以青衫试吏古桐川为描写对象,青衫指的是官袍,试吏表示汤倅初次担任官职。古桐川是一个具有历史沉淀的地方,这里是诗人与汤倅相遇与离别的地点。诗人在这里认识了池阳,一个聪明能干的官员。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汤倅的赞叹和喜欢。他们的交往让诗人欣喜,每当交谈时,汤倅总是能够带给他快乐,使他心生笑意。然而,诗人也提到了汤倅作为客人已经度过了三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避免。

第二首诗以新来怀抱愁分袂为开篇,描绘了诗人对别离的焦虑和忧伤之情。然而,诗人在汤倅即将离去时,对他的前程抱有希望和祝福。他认为汤倅离开后,将会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有所成就,他的前途会像用力驱使鞭子一样充满力量和动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汤倅未来的一种预期。九华山是中国道教的圣地,有清丽风景,但诗人认为,汤倅未必会去那样的地方寻求超凡脱俗的境界。相反,他相信汤倅会在官场的玉堂(指官署)中有所作为,成为一位杰出的官员。

整首诗以别离为主题,通过情感的表达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汤倅的深情和对他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官场生涯的思考,以及对功名成就和人生价值的思索。

送汤倅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tāng cuì èr shǒu
送汤倅二首

qīng shān shì lì gǔ tóng chuān, shí miàn chí yáng bié jià xián.
青衫试吏古桐川,识面池阳别驾贤。
dàn xǐ lùn jiāo shí yī xiào, bù zhī wèi kè dù sān nián.
但喜论交时一笑,不知为客度三年。
xīn lái huái bào chóu fēn mèi, cǐ qù gōng míng hǎo zhe biān.
新来怀抱愁分袂,此去功名好着鞭。
wèi bì jiǔ huá qīng jué dì, gèng néng liú zhì yù táng xiān.
未必九华清绝地,更能留滞玉堂仙。


相关内容11:

和陈倅游石门吊瞿硎先生

拒霜

铜雀妓

朱天永示仆二诗盖有激而云者因用其韵以广之

故安国夫人挽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再用难字韵简潘接伴
    当年名下无虚士,此日诗中有二难。方驾饭山何太瘦,拍肩东野不言寒。来章只好先呈佛,属和何当胜......
  • 出郊劝耕因游吴山清隐
    第一林泉得纵观,春风随步着栏干。山园梅雪千株在,门纳湖光十里宽。水上湿红云片段,亭前鲜碧玉......
  • 冬十月百卉尽劳
    淳熙戊戌冬十月,恰似东风三月诗。冰霜不变沍寒色,溪壑次第回春姿。花情柳意已无耐,红英粉艳争......
  • 四纹四时
    霜惊叶落催寒晓,梦破人愁觉夜长。香暗折梅初点玉,镜鸾呵手试新妆。...
  • 杨仲才挽诗
    孝友怀宗族,谦恭接里闾。克家千树橘,教子万签书。酿酒偏延客,能诗亦起予。天胡中不寿,埋玉恨......
  • 题画扇
    断桥流水小舟横,卧看林梢素月明。双鹤不知何事舞,风前时送九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