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依韵和季野见招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依韵和季野见招

宋代  梅尧臣  

悲忧如路去无程,靖节终朝酒自倾。
苦苦来招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依韵和季野见招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季野见招翻译及注释

《依韵和季野见招》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悲忧如路去无程,
靖节终朝酒自倾。
苦苦来招为醉伴,
西山不使伯夷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忧之情。诗人感到忧伤和痛苦,就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样漫长。他在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中,倾泻自己的忧愁,沉醉于酒中。他苦苦地邀请别人与他一同醉倒,但西山的伯夷却不愿意放弃他的清醒。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的忧愁形容为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强调了他的痛苦感和无法摆脱的困境。他在日常生活中寻求酒精的安慰,试图通过醉酒来逃避现实的痛苦。然而,他的邀请却被西山的伯夷所拒绝,伯夷坚守清醒的原则,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节操。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词以悲忧为主题,通过对自身痛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同时,通过对伯夷的描写,诗人也表达了对清醒和节操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情感和人物形象的描绘,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依韵和季野见招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jì yě jiàn zhāo
依韵和季野见招

bēi yōu rú lù qù wú chéng, jìng jié zhōng cháo jiǔ zì qīng.
悲忧如路去无程,靖节终朝酒自倾。
kǔ kǔ lái zhāo wèi zuì bàn, xī shān bù shǐ bó yí qīng.
苦苦来招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相关内容11:

次韵和长文社日禖祀出城

琴高鱼和公仪

夕发阳翟

十一月十二日寒昭亭神

又依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端式归漳州
    来居天王都,常梦苦竹溪。乃识高僧趣,不为利物迷。海燕乘华屋,区区竟衔泥。安知矫翼鸥,岂类断......
  • 送令狐宪周度支知秀州
    鬓丝不是吴蚕吐,未到吴中已成缕。清肠无茧自能生,穷愁便织连今古。论兵说剑三十秋,乃知功名难......
  • 送永兴通判薛虞部
    灰宫盗玉秦楼空,南山不老天无穷。藓碑剥烂少文字,雨耕拾宝牛蹄中。其旁筑城聚貔虎,黄土岌嶪如......
  • 依韵和师直晚步遍览五垅川
    穷览川原胜,经行未厌频。樵深但闻斧,谷暖自留春。临水何妨坐,看云忽滞人。谁家烟坞里,竹树远......
  • 送马行之都官
    昭亭山下送君时,不畏西行剑栈危。笮马跨来身更健,吴船乘去计非迟。钱塘湖上寻云屋,巾子峰前种......
  • 孙司谏知邓州
    南阳汉名都,其俗尚敦朴。亡徒顷为盗,刺史安与角。田野遂焦熬,蒿莱思沃濯。兹虽得甘露,向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