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依韵和师直晚步遍览五垅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9

依韵和师直晚步遍览五垅川

宋代  梅尧臣  

穷览川原胜,经行未厌频。
樵深但闻斧,谷暖自留春。
临水何妨坐,看云忽滞人。
谁家烟坞里,竹树远相邻。

依韵和师直晚步遍览五垅川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师直晚步遍览五垅川翻译及注释

《依韵和师直晚步遍览五垅川》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穷览川原胜,经行未厌频。
樵深但闻斧,谷暖自留春。
临水何妨坐,看云忽滞人。
谁家烟坞里,竹树远相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漫步五垅川的景色和感受。作者在川原上穷尽眼力欣赏美景,虽然多次经过,但仍然不厌其烦。在深山中,只听见樵夫的斧声,山谷中的温暖使得春天长留。作者坐在水边,欣赏着滞留在天空中的云朵,感叹云的自由自在。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竹树丛中的烟坞,邻近而又遥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描写川原的胜景,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描写樵夫的斧声和山谷中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温暖的向往。最后两句则展示了竹树丛中的烟坞,给人以遥远而宁静的感觉,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依韵和师直晚步遍览五垅川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shī zhí wǎn bù biàn lǎn wǔ lǒng chuān
依韵和师直晚步遍览五垅川

qióng lǎn chuān yuán shèng, jīng xíng wèi yàn pín.
穷览川原胜,经行未厌频。
qiáo shēn dàn wén fǔ, gǔ nuǎn zì liú chūn.
樵深但闻斧,谷暖自留春。
lín shuǐ hé fáng zuò, kàn yún hū zhì rén.
临水何妨坐,看云忽滞人。
shuí jiā yān wù lǐ, zhú shù yuǎn xiāng lín.
谁家烟坞里,竹树远相邻。


相关内容11:

琴高鱼和公仪

夕发阳翟

十一月十二日寒昭亭神

又依韵

送李师锡太博通判怀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依韵和季野见招
    悲忧如路去无程,靖节终朝酒自倾。苦苦来招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 送端式归漳州
    来居天王都,常梦苦竹溪。乃识高僧趣,不为利物迷。海燕乘华屋,区区竟衔泥。安知矫翼鸥,岂类断......
  • 送令狐宪周度支知秀州
    鬓丝不是吴蚕吐,未到吴中已成缕。清肠无茧自能生,穷愁便织连今古。论兵说剑三十秋,乃知功名难......
  • 送马行之都官
    昭亭山下送君时,不畏西行剑栈危。笮马跨来身更健,吴船乘去计非迟。钱塘湖上寻云屋,巾子峰前种......
  • 孙司谏知邓州
    南阳汉名都,其俗尚敦朴。亡徒顷为盗,刺史安与角。田野遂焦熬,蒿莱思沃濯。兹虽得甘露,向己苦......
  •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南国有嘉树,花若赤玉杯。曾无冬春改,常冒霰雪开。客从天目来,移比琼与瑰。赠我居大梁,蓬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