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僧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贾岛
2025-07-20

赠僧

唐代  贾岛  

从来多是游山水,省泊禅舟月下涛。
初过石桥年尚少,久辞天柱腊应高。
青松带雪悬铜锡,白发如霜落铁刀。
常恐画工援笔写,身长七尺有眉毫。

赠僧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赠僧翻译及注释

《赠僧》

从来多是游山水,
省泊禅舟月下涛。
初过石桥年尚少,
久辞天柱腊应高。
青松带雪悬铜锡,
白发如霜落铁刀。
常恐画工援笔写,
身长七尺有眉毫。

中文译文:
常常游山玩水,
省略停舟坐禅月光下。
年纪还很小就穿过了石桥,
熬了很久才离开了天柱山,该到腊月了。
青松上挂满了雪,像悬挂的铜钿,
白发如霜,像铁刀上卸下的霜。
常常担心绘画匠人拿起画笔来画我,
我身高七尺,眉毫精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送给一位僧人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赞美和自嘲。

首句“从来多是游山水”,表明作者常常喜欢游山玩水。他省略停舟,坐在禅舟上欣赏月光下的湖水波涛。这表明他不喜欢过多停留在一个地方,喜欢随心所欲地旅行。

接着,作者提到自己曾经年轻时穿过石桥,说明他少年时积极向上,勇于探索。而后面一句“久辞天柱腊应高”,则暗示了作者在天柱山研究禅宗已经很久,说明他对禅宗的研究有一定的造诣。同时,“久辞天柱”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离开了山林的意味。

后面的两句“青松带雪悬铜锡,白发如霜落铁刀”,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现作者的心境。他用青松上挂满雪来比喻自己被景物所感动,因而青松带着雪成为一种心灵的寄托。白发如霜落在铁刀上,则表现了作者的年老。在这两句描写中,作者以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对寂静和光阴流转的体悟。

最后两句“常恐画工援笔写,身长七尺有眉毫”,通过表达“常恐画工援笔写”的忧虑,作者强调自己的身高和眉毫的细致,显示了对自我形象的担心。作者常常忧心忡忡,担心绘画匠人拿起画笔来画他的形象。可见作者对自己身世和容貌的关注。

整首诗写诗人贾岛游山玩水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禅宗的研究和崇敬,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的自负和自我反省。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现出对人生的的思考和领悟。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了贾岛独特的思想情感。

赠僧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sēng
赠僧

cóng lái duō shì yóu shān shuǐ, shěng pō chán zhōu yuè xià tāo.
从来多是游山水,省泊禅舟月下涛。
chū guò shí qiáo nián shàng shǎo,
初过石桥年尚少,
jiǔ cí tiān zhù là yīng gāo.
久辞天柱腊应高。
qīng sōng dài xuě xuán tóng xī, bái fà rú shuāng luò tiě dāo.
青松带雪悬铜锡,白发如霜落铁刀。
cháng kǒng huà gōng yuán bǐ xiě, shēn cháng qī chǐ yǒu méi háo.
常恐画工援笔写,身长七尺有眉毫。


相关内容11:

夏日寄高洗马

送丹师归闽中

池塘晚景

送雍陶入蜀

索曲送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过雍秀才居
    夏木鸟巢边,终南岭色鲜。就凉安坐石,煮茗汲邻泉。钟远清霄半,蜩稀暑雨前。幽斋如葺罢,约我一......
  • 文殊院避暑
    赤日黄埃满世间,松声入耳即心闲。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 赠翰林
    清重无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看花在处多随驾,召宴无时不及身。马自赐来骑觉稳,诗缘见彻语......
  • 黄子陂上韩吏部
    石楼云一别,二十二三春。相逐升堂者,几为埋骨人。涕流闻度瘴,病起喜还秦。曾是令勤道,非惟恤......
  • 颂德上贾常侍
    边臣说使朝天子,发语轰然激夏雷。高节羽书期独传,分符绛郡滞长材。啁啾鸟恐鹰鹯起,流散人归父......
  • 李羽处士寄新酝走笔戏酬
    高谈有伴还成薮,沉醉无期即是乡。已恨流莺欺谢客,更将浮蚁与刘郎。檐前柳色分张绿,窗外花枝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