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翰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贾岛
2025-07-20

赠翰林

唐代  贾岛  

清重无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
看花在处多随驾,召宴无时不及身。
马自赐来骑觉稳,诗缘见彻语长新。
应怜独向名场苦,曾十馀年浪过春。

赠翰林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赠翰林翻译及注释

诗词:《赠翰林》
作者:贾岛

清重无过知内制,
从前礼绝外庭人。
看花在处多随驾,
召宴无时不及身。

马自赐来骑觉稳,
诗缘见彻语长新。
应怜独向名场苦,
曾十馀年浪过春。

中文译文:
清纯高雅,无可挑剔,明白内廷的制度。
过去这些仪式拒绝来自外门的人。
看花我随时随地都陪伴着,
召集宴会也总是亲自参加。

赠马给我的朝廷,骑上去感觉很稳定,
和诗歌结缘,见证了我的言语的创新。
应当同情我在名场上的孤独和辛苦,
已经有十余年我在春天的浪潮中穿行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贾岛,他是一个离经叛道的诗人,对于传统礼仪和社会常规持有一定的批评态度。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的人生感慨和自述。

诗中用“清重无过知内制”来形容自己,意味着自己一直秉持着纯洁高雅的作风,对于内廷的制度也非常了解。而“从前礼绝外庭人”则表达了作者曾经没有得到外界的赞誉和认可。

诗中说“看花在处多随驾,召宴无时不及身”,表明作者时刻把欣赏美丽事物和参加宴会放在重要位置,显示了自己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面。

接下来,作者谈到了朝廷赐给他的马,“马自赐来骑觉稳”,这里像是作者自嘲自己有了一匹好马,也就意味着受到了朝廷的赏识。

诗的最后两句“应怜独向名场苦,曾十馀年浪过春。”表达了作者长期以来在文学创作领域里的努力和辛苦。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独特的见解和新颖的表达方式,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赏和关注。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贾岛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自己诗人身份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在文学创作领域里的自信和坚持。

赠翰林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hàn lín
赠翰林

qīng zhòng wú guò zhī nèi zhì, cóng qián lǐ jué wài tíng rén.
清重无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
kàn huā zài chù duō suí jià,
看花在处多随驾,
zhào yàn wú shí bù jí shēn.
召宴无时不及身。
mǎ zì cì lái qí jué wěn, shī yuán jiàn chè yǔ zhǎng xīn.
马自赐来骑觉稳,诗缘见彻语长新。
yīng lián dú xiàng míng chǎng kǔ, céng shí yú nián làng guò chūn.
应怜独向名场苦,曾十馀年浪过春。


相关内容11:

与三山人夜话(一作与濮阳夏侯吴三山人夜话)

晓宴

火炉前坐

夏日寄高洗马

送丹师归闽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恼自澄
    常闻天女会,玉指散天花。莫遣春风里,红芳点袈裟。...
  • 洞庭风雨二首
    面南一片黑,俄起北风颠。浪泼巴陵树,雷烧鹿角田。鱼龙方簸荡,云雨正喧阗。想赭君山日,秦皇怒......
  • 桂州经佳人故居琪树
    种树人何在,攀枝空叹嗟。人无重见日,树有每年花。满院雀声暮,半庭春景斜。东风不知恨,遍地落......
  • 文殊院避暑
    赤日黄埃满世间,松声入耳即心闲。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 过雍秀才居
    夏木鸟巢边,终南岭色鲜。就凉安坐石,煮茗汲邻泉。钟远清霄半,蜩稀暑雨前。幽斋如葺罢,约我一......
  • 赠僧
    从来多是游山水,省泊禅舟月下涛。初过石桥年尚少,久辞天柱腊应高。青松带雪悬铜锡,白发如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