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下第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3

下第作

唐代  罗隐  

年年模样一般般,何似东归把钓竿。
岩谷谩劳思雨露,彩云终是逐鹓鸾。
尘迷魏阙身应老,水到吴门叶欲残。
至竟穷途也须达,不能长与世人看。

下第作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下第作翻译及注释

《下第作》是一首唐代诗,作者是罗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以及他在官场中的遭遇和心境。

诗中的“下第”,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中考取一个较低等次的考试成绩,没有取得高的官职。诗人用“年年模样一般般”,来形容自己每年都是同样的结果,没有什么变化。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无奈和失望。

接下来的两句“何似东归把钓竿,岩谷谩劳思雨露”,表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的不满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觉得东归(归乡)捕鱼比在官场任职更自由快乐。他认为在官场上奔波劳累只是为了追求那些虚无的东西,而田园生活才是他真正渴望的。

接下来的两句“彩云终是逐鹓鸾,尘迷魏阙身应老”,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透和对于时光流转的感叹。他认为那些华丽的彩云最终也只是追逐着鹓鸾,而人的一生也只是被尘埃所迷失,最终也会老去。

最后两句“水到吴门叶欲残,至竟穷途也须达”,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尽管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但仍然要坚持走到最后的意愿。他对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并不放弃,即使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官场中的遭遇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透和对于人生苦难的认识。诗人以自己的经历自然地抒发了对于官场的不满和对于真正幸福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于内心真正满足的渴望。

下第作拼音读音参考

xià dì zuò
下第作

nián nián mú yàng yì bān bān, hé sì dōng guī bǎ diào gān.
年年模样一般般,何似东归把钓竿。
yán gǔ mán láo sī yǔ lù,
岩谷谩劳思雨露,
cǎi yún zhōng shì zhú yuān luán.
彩云终是逐鹓鸾。
chén mí wèi quē shēn yīng lǎo, shuǐ dào wú mén yè yù cán.
尘迷魏阙身应老,水到吴门叶欲残。
zhì jìng qióng tú yě xū dá, bù néng zhǎng yǔ shì rén kàn.
至竟穷途也须达,不能长与世人看。


相关内容11:

四顶山

绝境

赠僧

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刘校书之新安寄吴常侍
    野云如火照行尘,会绩溪边去问津。才子省衔非幕客,楚君科第是同人。狂思下国千场醉,病负东堂两......
  • 过洞庭
    浩渺注横流,千潭合万湫。半洪侵楚翼,一汊属吴头。动轴当新霁,漫空正仲秋。势翻荆口迮,声拥岳......
  • 秋居有寄
    端居湖岸东,生计有无中。魇处千般鬼,寒时百种风。性灵从道拙,心事奈成空。多谢金台客,何当一......
  • 干越亭
    楚水萧萧多病身,强凭危槛送残春。高城自有陵兼谷,流水那知越与秦。岸下藤萝阴作怪,桥边蛟蜃夜......
  • 别夜
    秋入江天河汉清,迢迢钟漏出孤城。金波千里别来夜,玉箸两行流到明。若在人间须有恨,除非禅伴始......
  • 题崇庆寺壁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