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浩然
2025-09-08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唐代  孟浩然  

春天  边塞  生活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
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
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与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楚地重阳日,群臣赏宴前来。
共同享受休息和放松的时光,一起醉饮菊花酒。
心中的思绪在秋天高涨,愉悦的心情被落叶催促。
国中才子很少能与他们相比,遥远羡慕洛阳之才。

诗意:这首诗描述了唐代诗人孟浩然与贾主簿弁一起登岘山的情景。重阳节是秋天的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观赏赏月、赏菊、品酒。诗人通过描绘众人共同的欢乐和放松时光,以及他们对洛阳才子的羡慕之情,表达了自己对乐观、愉悦和向往的情感。

赏析:这首诗以楚地重阳节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愉悦快乐的场景。诗人与贾主簿等官员们一起登上岘山,享受秋天的宜人氛围。诗中描绘了众人共同的欢愉心情,通过饮酒和观赏菊花来表达他们的放松和放纵。诗人把自己与众人相比较,感到国内才子的匮乏,对洛阳才子的羡慕之情遥远。整首诗既表达出对黄金时代的向往,又抒发出自己对时代潮流的思考和领悟。诗的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尤其描写了九日登岘山的场景和大气,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宜人和心灵的舒畅。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拼音读音参考

hé jiǎ zhǔ bù biàn jiǔ rì dēng xiàn shān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chǔ wàn chóng yáng rì, qún gōng shǎng yàn lái.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
gòng chéng xiū mù xiá, tóng zuì jú huā bēi.
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yì sī gāo qiū fā, huān qíng luò jǐng cuī.
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
guó rén xián guǎ hé, yáo kuì luò yáng cái.
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相关内容11:

使次安陆寄友人

舟中送李十八(一作送僧)

伤岘山云表观主

越中逢天台太乙子

双峰下哭故人李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赴京途中遇雪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客愁空伫立,不见有......
  • 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
  • 送告八从军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正待功名遂,从君继......
  • 题曲阿三昧王佛殿前孤石
    孤石自何处,对之疑旧游。氛氲岘首夕,苍翠剡中秋。迥出群峰当殿前,雪山灵鹫惭贞坚。一片孤云长......
  • 送陶十赴杭州摄掾
    莫叹江城一掾卑,沧洲未是阻心期。浙中山色千万状,门外潮声朝暮时。...
  • 王昭君歌
    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