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9-08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

唐代  岑参  

抒情  

献赋头欲白,还家衣已穿。
羞过灞陵树,归种汶阳田。
客舍少乡信,床头无酒钱。
圣朝徒侧席,济上独遗贤。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翻译及注释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孟孺卿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

诗中开头写到岑参献上他的赋诗,想要向官府请功,但是却被拒绝了。他描述了自己欲白的头发,表现出他的热衷于为朝廷效力的心情。然后,他回到家中,已经着上了普通的衣服,表明他下了官场。

接下来,诗人写到自己羞于见到孟孺卿的亲友。灞陵树是灞陵的一种具有标志性的植物,表示了诗中的环境背景。然后,岑参描述了自己回到了汶阳田地,开始种植农作物。

第三段,诗人表达了他在客舍中少有故乡的信任。他床头上没有酒钱,表明他陷入了贫困。诗人还提到了在圣朝(指朝廷)中徒侧席,表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较低,没有得到重视。

最后,岑参写到自己去济阳旅行,却舍不得孟孺卿留下。这里可以看出他对朋友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孟孺卿的赞赏与尊重。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自己处境的思考,描绘了一幅朝廷官员的生活画面。同时,诗中展示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以及对朋友才华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惜。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mèng rú qīng luò dì guī jì yáng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

xiàn fù tóu yù bái, huán jiā yī yǐ chuān.
献赋头欲白,还家衣已穿。
xiū guò bà líng shù, guī zhǒng wèn yáng tián.
羞过灞陵树,归种汶阳田。
kè shè shǎo xiāng xìn, chuáng tóu wú jiǔ qián.
客舍少乡信,床头无酒钱。
shèng cháo tú cè xí, jì shàng dú yí xián.
圣朝徒侧席,济上独遗贤。


相关内容11:

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

感梦

神静师院

同德寺阁集眺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多宝灭已久,莲华付吾师。宝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时。数年功不成,一志坚自持。明主亲梦见,世人今......
  • 昙智禅师院
    高年不复出,门径众草生。时夏方新雨,果药发馀荣。疏澹下林景,流暮幽禽情。身名两俱遣,独此野......
  • 送江陵黎少府
    悔系腰间绶,翻为膝下愁。那堪汉水远,更值楚山秋。新橘香官舍,征帆拂县楼。王城不敢住,岂是爱......
  • 蓝岭精舍
    石壁精舍高,排云聊直上。佳游惬始愿,忘险得前赏。崖倾景方晦,谷转川如掌。绿林含萧条,飞阁起......
  • 对芳尊
    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遥见青山始一醒,欲著接z5还复昏。...
  •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槐叶苍苍柳叶黄,秋高八月天欲霜。青门百壶送韩侯,白云千里连嵩丘。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