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18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唐代  岑参  

竹里过红桥,花间藉绿苗。
池凉醒别酒,山翠拂行镳。
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翻译及注释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竹里过红桥,花间藉绿苗。
在竹林中穿过一座红色的桥,踩着像绿苗一样的花朵。

池凉醒别酒,山翠拂行镳。
停下来,凉爽的池塘醒人的酒,山上的翠绿之色轻轻触摸着行进的镳。

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凤凰去了,宫楼中的人收起妆容,深深闭合,野鸭振翅飞过,叶县的距离遥远。

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
没有遇见秦女子,无法在哪里聆听箫声。

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竹林中的红桥、花间的绿苗以及池塘的凉爽等景象,将离别的悲伤之情展现出来。诗中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的描写,更进一步营造出离别的凄凉氛围。最后一句“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中失去了美好的时光和温暖的陪伴,感叹并留恋着曾经的美好时光。整首诗意深远、情感细腻,通过抒发自己心中的离别之苦,引人共鸣。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拼音读音参考

cuī fù mǎ shān chí zhòng sòng yǔ wén míng fǔ dé miáo zì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zhú lǐ guò hóng qiáo, huā jiān jí lǜ miáo.
竹里过红桥,花间藉绿苗。
chí liáng xǐng bié jiǔ, shān cuì fú xíng biāo.
池凉醒别酒,山翠拂行镳。
fèng qù zhuāng lóu bì, fú fēi yè xiàn yáo.
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bù féng qín nǚ zài, hé chǔ tīng chuī xiāo.
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


相关内容11:

陪王郎中寻孔征君

鼋头山神女歌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庄严精舍游集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同德寺阁集眺
    芳节欲云晏,游遨乐相从。高阁照丹霞,飗飗含远风。寂寥氛氲廓,超忽神虑空。旭日霁皇州,岧峣见......
  • 神静师院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方耽静中趣,自与尘......
  • 感梦
    岁月转芜漫,形影长寂寥。仿佛觏微梦,感叹起中宵。绵思霭流月,惊魂飒回飙。谁念兹夕永,坐令颜......
  • 授衣还田里
    公门悬甲令,浣濯遂其私。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山明始重叠,川浅更......
  • 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得低字)
    无计留君住,应须绊马蹄。红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解带怜高柳,移床爱小溪。此来相见少,正事各......
  • 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
    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复有峨眉僧,诵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