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陈朝议见寄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7-19

和陈朝议见寄二首

宋代  曹勋  

老我驱驰未得归,山中空挂薜萝衣。
三台胜地松连菊,五亩幽居竹映扉。
黄卷青灯真我事,鲈鱼白酒亦天机。
骚人往往秋多感,莫向登临叹落晖。

和陈朝议见寄二首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和陈朝议见寄二首翻译及注释

《和陈朝议见寄二首》是宋代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老我驱驰未得归,
山中空挂薜萝衣。
三台胜地松连菊,
五亩幽居竹映扉。
黄卷青灯真我事,
鲈鱼白酒亦天机。
骚人往往秋多感,
莫向登临叹落晖。

诗意:
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曹勋的内心感受和思考。他描述了自己长时间驱驰奔波却未能归家的心情,同时描绘了他寻找安宁和宁静的愿望。诗中运用了山水、植物和文人雅事等意象,以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首两句“老我驱驰未得归,山中空挂薜萝衣。”传达了作者一直以来追求归宿却未能实现的心境。接下来的两句“三台胜地松连菊,五亩幽居竹映扉。”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希望能找到宁静和纯粹的生活。黄卷、青灯、鲈鱼、白酒等象征了文人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艺术和精神追求的重视。最后两句“骚人往往秋多感,莫向登临叹落晖。”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子多愁善感的理解,劝诫自己不要陷入消沉之中。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归宿、宁静和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山水和雅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生境遇的思索,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和陈朝议见寄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chén cháo yì jiàn jì èr shǒu
和陈朝议见寄二首

lǎo wǒ qū chí wèi dé guī, shān zhōng kōng guà bì luó yī.
老我驱驰未得归,山中空挂薜萝衣。
sān tái shèng dì sōng lián jú, wǔ mǔ yōu jū zhú yìng fēi.
三台胜地松连菊,五亩幽居竹映扉。
huáng juàn qīng dēng zhēn wǒ shì, lú yú bái jiǔ yì tiān jī.
黄卷青灯真我事,鲈鱼白酒亦天机。
sāo rén wǎng wǎng qiū duō gǎn, mò xiàng dēng lín tàn luò huī.
骚人往往秋多感,莫向登临叹落晖。


相关内容11:

断梅三首

王昭君

张右相生日二首

和孙倅见贻八首

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楚妃叹五首
    用意十分巧画眉,妆成独自惜容仪。非缘郑袖能歌舞,自是人心著处迷。...
  • 归去来
    归去来,归去来。陆行无车,水行无船。足重繭兮,羊肠九折,历绝嶮而盘盘。跼蹐胁息以休影兮,石......
  • 和郑国器六首
    带雨看时意始真,谁家院落故藏春。不须更待溶溶月,鬓影香传缥缈人。...
  • 德寿春帖子八首
    弄黄宫柳未齐镁,便觉风和淑景新。自是东君朝最贵,欣欣春事足颐神。...
  • 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
    眩瞀知阴久,茶瓯不厌浓。第忧沉稼穑,宁问浸芙蓉。天阔翻盆雨,云昏淡墨峰。长安鼎烹者,列坐正......
  • 天台书事十三首
    饭了从容古寺前,杖藜闲倚听清泉。因看一则邻僧话,揽却老夫中夜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