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晚登龙门驿楼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许浑
2025-07-20

晚登龙门驿楼

唐代  许浑  

羁旅  思亲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
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
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
心感膺门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

晚登龙门驿楼作者简介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晚登龙门驿楼翻译及注释

晚登龙门驿楼

鱼龙多处凿门开,
万古人知夏禹材。
青嶂远分从地断,
洪流高泻自天来。

风云有路皆烧尾,
波浪无程尽曝腮。
心感膺门身过此,
晚山秋树独徘徊。

中文译文:
深夜登上龙门驿楼,
鱼龙纷纷在门前畅行。
万古人们都知道夏禹的杰出才能。
远处的山峰由地面断开,
江水汹涌而下,仿佛自天而生。

风云变幻,无论何方皆唰烧其尾,
波浪似乎无数,无尽地裸露出腮。
心中激动,意识到身处重要之地,
晚山秋树,独自在徘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晚上登上龙门驿楼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景致,表达了作者对古代伟大人物夏禹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叹和思考。

诗中的“鱼龙多处凿门开”形象地描述了龙门驿楼前鳞次栉比的船只景象,展示了繁忙的船舶交通,表达了长江作为交通要道的繁荣景象。

“万古人知夏禹材”这句话是对夏禹的崇敬和称赞,夏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伟大君主,治水有方,被视为开发和治理水利的始祖。

“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这两句描绘了远山的景色,给人以宏伟壮美之感。山峰从地面上分离,点石成山,象征着自然的力量。洪水汹涌而下,仿佛从天而降,显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威严。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这两句诗用生动的比喻描述了狂风和波浪的状况。风雨势如火焰燃烧着飘扬的云朵的尾巴,波浪无限,不停地露出腮帮子。这种描写表明了自然界的动荡和强大。

“心感膺门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此处登楼时的所思所感。作者的心情激动,感叹自己身临其境,同时也反思着人生的无常。晚山秋树的孤独徘徊则反映出一种凄凉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景观,并通过对夏禹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思熟虑。

晚登龙门驿楼拼音读音参考

wǎn dēng lóng mén yì lóu
晚登龙门驿楼

yú lóng duō chù záo mén kāi, wàn gǔ rén zhī xià yǔ cái.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
qīng zhàng yuǎn fēn cóng dì duàn,
青嶂远分从地断,
hóng liú gāo xiè zì tiān lái.
洪流高泻自天来。
fēng yún yǒu lù jiē shāo wěi, bō làng wú chéng jǐn pù sāi.
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
xīn gǎn yīng mén shēn guò cǐ, wǎn shān qiū shù dú pái huái.
心感膺门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


相关内容11:

留题李侍御书斋

忆长洲

柳长句

题邹处士隐居(一作题裴处士园林)

云(一作褚载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哀筝
    延颈全同鹤,柔肠素怯猿。湘波无限泪,蜀魄有馀冤。轻幰长无道,哀筝不出门。何由问香炷,翠幕自......
  • 复京
    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 寄永道士
    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
  • 寄裴衡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杂情堪底寄,惟有冷......
  •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水急愁无地,山深故有云。那通极目望,又作断肠分。郑驿来虽及,燕台哭不闻。犹馀遗意在,许刻镇......
  • 闻歌
    敛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动碧嵯峨。铜台罢望归何处,玉辇忘还事几多。青冢路边南雁尽,细腰宫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