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永道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商隐
2025-07-20

寄永道士

唐代  李商隐  

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
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

寄永道士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寄永道士翻译及注释

《寄永道士》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词,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诗意中融入了禅意,诗人通过描写云山、阳台和树木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永道士的思念之情。

译文如下:
共上云山独下迟,
一同登上云山,但我下得较晚,
阳台白道细如丝。
阳台上的白色步行道细如丝。

君今并倚三珠树,
你如今可能正倚在三珠树下,
不记人间落叶时。
却不顾人间落叶凋零。

这首诗词所展现的诗意可以理解为诗人面对自然景物反思,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脆弱。诗中反复使用了“云山”、“阳台”和“落叶”等意象,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永道士的思念之情,并以此引发了诗人对于生命和人世间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世事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阳台白道细如丝的形容词使用,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细腻的艺术创作能力。诗中的“三珠树”可以理解为永道士所在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永恒和不朽的向往。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永道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存在的反思。诗中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将情感和景物融合在一起,使诗意更加深远。

寄永道士拼音读音参考

jì yǒng dào shì
寄永道士

gòng shàng yún shān dú xià chí, yáng tái bái dào xì rú sī.
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
jūn jīn bìng yǐ sān zhū shù, bù jì rén jiān luò yè shí.
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


相关内容11:

残雪

商於新开路

酬副使郑端公见寄

留题李侍御书斋

忆长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
    欲学渔翁钓艇新,濯缨犹惜九衢尘。花前更谢依刘客,雪后空怀访戴人。僧舍覆棋消白日,市楼赊酒过......
  •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此去三梁远,今来万里携。西施因网得,秦客被花迷。可在青鹦鹉,非关碧野鸡。约眉怜翠羽,刮目想......
  • 日日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 复京
    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 哀筝
    延颈全同鹤,柔肠素怯猿。湘波无限泪,蜀魄有馀冤。轻幰长无道,哀筝不出门。何由问香炷,翠幕自......
  • 晚登龙门驿楼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