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闻子瞻习射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4

闻子瞻习射

宋代  苏辙  

旧读兵书气已振,近传能射喜征鼖。
手随乐节宁论中,箭作鸱声不害文。
力薄仅能胜五斗,才高应自敌三军。
良家六郡传真法,马上今谁最出群。

闻子瞻习射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闻子瞻习射翻译及注释

《闻子瞻习射》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旧读兵书气已振,
近传能射喜征鼖。
手随乐节宁论中,
箭作鸱声不害文。
力薄仅能胜五斗,
才高应自敌三军。
良家六郡传真法,
马上今谁最出群。

诗意:
这首诗词以子瞻(子瞻为苏辙的字)习射为题材,表达了对习射技艺的赞赏和对自身才能的自信。诗中提到自己曾经读过兵书,战意已经激发。近来,有关自己射箭能力的传闻传播开来,苏辙因此感到欣喜,并以此为征服敌人的征兆。他认为自己的射箭技艺可以与音乐的节奏相协调,箭射出去时不会破坏诗文的意境,反而会增添一种鸱鸟的声音,使整个景象更加生动。虽然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胜过五斗米的重量(即百步穿杨),但是他的才华卓越,可以应对任何敌军的挑战。他还提到了六郡的良家子弟都传承了真正的射箭技法,而在马上射箭中,如今谁能最出众呢?

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和自信的口吻表达了苏辙对自己射箭技艺的自豪和自信。他认为自己的习射技艺已经达到了非凡的水平,能够与音乐相契合,不仅不会破坏文学意境,反而会丰富诗文的表现力。诗中的鸱鸟声象征着箭的射出声音,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苏辙虽然承认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他相信自己的才华可以胜过敌军,展示出他的自信和豪情。最后,他提到了六郡的良家子弟都传承了真正的射箭技法,表达了对这个领域的重视,并留下了一个问题,即在马上射箭的技艺中,如今谁能最出众,给读者留下一种悬念和思考的空间。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对射箭技艺的热爱和自信,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才辈出的局面。它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有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闻子瞻习射拼音读音参考

wén zi zhān xí shè
闻子瞻习射

jiù dú bīng shū qì yǐ zhèn, jìn chuán néng shè xǐ zhēng fén.
旧读兵书气已振,近传能射喜征鼖。
shǒu suí lè jié níng lùn zhōng, jiàn zuò chī shēng bù hài wén.
手随乐节宁论中,箭作鸱声不害文。
lì báo jǐn néng shèng wǔ dǒu, cái gāo yīng zì dí sān jūn.
力薄仅能胜五斗,才高应自敌三军。
liáng jiā liù jùn chuán zhēn fǎ, mǎ shàng jīn shuí zuì chū qún.
良家六郡传真法,马上今谁最出群。


相关内容11: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送道士杨见素南游

初筑南斋

次韵子瞻赋雪二首

次韵子瞻好头赤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子瞻独觉
    咄咄书空中有怪,内热搜膏发痈疥。羹藜饭芋如固然,饱食安眠真一快。午鸡鸣屋呼不起,欠伸吉贝重......
  •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三首
    庭菊兼黄白,村醪杂圣贤。微吟还自喜,不饮信徒然。陶亮贫非病,孟嘉醒亦颠。相看莫相夭,与尔各......
  • 次韵王适食茅栗
    相従万里试南餐,对案长思苜蓿盘。山栗满篮兼白黑,村醪入口半甜酸。久闻牛尾何曾试,窃比鸡头意......
  • 初到陈州二首
    谋拙身无向,归田久未成。来陈为懒计,传道愧虚名。俎豆终难合,诗书强欲明。斯文吾已试,深恐误......
  • 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
    五月扁舟忆过门,哀怜逐客为招魂。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病起清言惊苦瘦,归休尺牍尚......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九渡桑乾
    北渡桑乾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南渡桑乾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