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澄心亭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9-08

澄心亭颂

宋代  黄庭坚  

菩萨清凉月,游於毕究空。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著底。
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
即浑即澄彻,个是涅盘门。

澄心亭颂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澄心亭颂翻译及注释

《澄心亭颂》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究空。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着底。
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
即浑即澄彻,个是涅盘门。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佛教的思想为背景,表达了黄庭坚对于人心境界和修行的思考。他将菩萨形容为清凉的月亮,漫游于无尽的虚空之中。在众生的内心深处,心灵得到净化,菩提(觉悟)的影子显现其中。黄庭坚提倡忍耐观察和战胜尘世的烦恼劳碌,将心灵比喻为澄净的水,不论是波浪还是淤泥,都沉淀在底部。八方风吹动大地,尘世的烦恼重又涌现。然而,觉悟之海的本性是澄净而完整的,即使在波涛汹涌的时候,也没有一点不浑不净。澄净与混沌同时存在,这正是通向涅槃之门。

赏析:
《澄心亭颂》运用佛教的修行理念,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心的境界和修行的道路。诗中的菩萨清凉月和众生心水净的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忍耐观察和战胜尘世烦恼的态度,呼吁人们要有耐心和智慧去面对生活的种种困扰。他以波澄泥著底的比喻,说明修行者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净,无论外界的纷扰如何,都要坚守初心。诗中的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暗示了修行的道路充满艰辛和挑战,但觉悟之海的本性是澄净圆满的,即使在世俗的波澜中,内心依然可以保持平静和清净。最后,诗人将个人修行与涅槃门联系起来,表达了通向解脱的信念和追求。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出对于内心净化和修行境界的思考和追求,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澄心亭颂拼音读音参考

chéng xīn tíng sòng
澄心亭颂

pú sà qīng liáng yuè, yóu yú bì jiū kōng.
菩萨清凉月,游於毕究空。
zhòng shēng xīn shuǐ jìng, pú tí yǐng xiàn zhōng.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rěn guān fú chén láo, bō chéng ní zhe dǐ.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著底。
bā fēng dòng dì lái, chén láo hái fù qǐ.
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jué hǎi xìng chéng yuán, làng shí wú bù hún.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
jí hún jí chéng chè, gè shì niè pán mén.
即浑即澄彻,个是涅盘门。


相关内容11:

次韵廖明略同吴明府白云亭宴集

慈竹

寄傅君倚同年

行行重行行赠别李之仪

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出礼部试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绝戏答三首
    舍人梅坞无关锁,携酒俗人来未曾。旧时爱菊陶彭泽,今作梅花树下僧。...
  • 流民叹
    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
  • 再和答张仲谋陈纯益兄弟
    渡江羁宦襄江北,红尘染尽春衫色。春畲辍耕草苒苒,瘦妻病余废组织。官仓得粟何常饱,清夜饥肠吟......
  • 和程德裕颂五首
    如来刹刹与尘尘,北斗南箕透法身。金粟默然轲好辩,唱歌须是帝乡人。...
  • 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
    龙焙东风鱼眼汤,个中即是白云乡。更煎双井苍鹰爪,始耐落花春日长。...
  • 显圣寺庭枸杞
    仙苗寿日月,佛界承露雨。谁为万年计,乞此一抔土。扶疏上翠盖,磊落缀丹乳。去家尚不食,出家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