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咏八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9-09

杂咏八首

宋代  王安石  

关雎后之淑,棫朴王之明。
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
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
谁能弦且歌,为我发古声。

杂咏八首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杂咏八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杂咏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关雎后之淑,棫朴王之明。
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
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
谁能弦且歌,为我发古声。

译文:
关雎之后是淑女,棫朴之后是明君。
兔罝(一种乐器)还能奏出美好的音乐,更何况公侯与贵族。
正因如此,那些摇曳的芦苇自然而然地生长茂盛。
谁能拨动琴弦并歌唱,为我发出古老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的一首赞美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对古老文化的向往。诗中以古代的乐器兔罝作为隐喻,比喻了美好的德行和才能。关雎和棫朴分别代表了贤淑的女子和明君,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德和贤能的赞颂。诗人希望有人能弹奏琴弦和歌唱,让古老的声音再次回荡在世间。

赏析:
《杂咏八首》是王安石的作品之一,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也是新法变革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和古老文化的向往,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德的推崇。通过运用隐喻和对比手法,使诗词更具形象感和表现力。诗人希望能有人弹奏琴弦和歌唱,唤起古老声音,这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振兴和传承的愿望。整首诗以简短的篇幅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堪称王安石早期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杂咏八首拼音读音参考

zá yǒng bā shǒu
杂咏八首

guān jū hòu zhī shū, yù pǔ wáng zhī míng.
关雎后之淑,棫朴王之明。
tù jū shàng hǎo dé, kuàng nǎi gōng yǔ qīng.
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
suǒ yǐ bǐ xíng wěi, dūn rán suì qí shēng.
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
shuí néng xián qiě gē, wèi wǒ fā gǔ shēng.
谁能弦且歌,为我发古声。


相关内容11:

重送王十

将发

寓言九首

杂咏八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端午词·升王阁
    织组文缯载旧仪,晨朝丹扆奉天慈。六斋清素来多福,岁岁今辰侍宴私。...
  • 汴河阻冻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 金山
    怪秘阴灵与护持,重丹复碧焕参差。沧江见底应无日,万丈孤根世不知。...
  •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
    歌阕樽残恨起偏,凭君不用设离筵。未趋雉尾随元老,且蓦羊肠过少年。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
  • 草
    春尽江南茂草深,绕池萦树碧岑岑。长安官舍孤根地,一寸幽芳万里心。...
  • 书情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媚发轻垂额,香衫软着身。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飞鹊徒来往,平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