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感十首(崇祯元年)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于鉴之
2025-09-05

杂感十首(崇祯元年)

明代  于鉴之  

卮酒能当万树萱,上才宁必醉西园。
清时肯护文人行,薄俗难称长者言。
素魄岂愁频缺辐,苍穹犹恨类欹轩。
微词竟得留容冶,宋玉何曾似屈原。
¤

杂感十首(崇祯元年)翻译及注释

《杂感十首(崇祯元年)》是明代于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卮酒能当万树萱,
上才宁必醉西园。
清时肯护文人行,
薄俗难称长者言。
素魄岂愁频缺辐,
苍穹犹恨类欹轩。
微词竟得留容冶,
宋玉何曾似屈原。

诗意:
这首诗以抒发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文人境遇的感慨之情。作者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他对清高文士的期望和对浅薄俗世的不满。

赏析:
1. 第一句"卮酒能当万树萱"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德和才华的赞美。"卮酒"是一种古代美酒,"万树萱"则是对品行高洁的人的比喻,意味着品德高尚的人能够承担重任。

2. 第二句"上才宁必醉西园"表达了作者希望优秀的人才能够在清净的环境中安心发展。"醉西园"暗指追求清高的境地,作者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境地中,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3. 第三句"清时肯护文人行"表达了作者对清朝时代清明政治环境的期望。作者希望当时的政权能够保护文人的行为和发展,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才华和观点。

4. 第四句"薄俗难称长者言"抨击了浅薄俗世的言行,作者认为这样的言行是不值得长者称道的。

5. 第五句"素魄岂愁频缺辐"表达了作者对于有才华但缺乏机会和平台的人的同情。"素魄"指的是具备才华和品德的人,"缺辐"则暗指缺乏机会和平台。作者认为这样的人才是宝贵的,不应该被边缘化。

6. 第六句"苍穹犹恨类欹轩"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被埋没的遗憾之情。"苍穹"指天空,"类欹轩"指被忽视的才华。作者认为连天空都对这种才华的埋没感到遗憾。

7. 第七句"微词竟得留容冶"赞美了微小的诗词作品也能够流传于世。作者认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作品,也有可能留下来,因为它们蕴含着文人的情感和才华。

8. 最后一句"宋玉何曾似屈原"通过对宋玉和屈原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才华未得重视的无奈之情。宋玉是汉代的文人,屈原是楚国的文学家,作者认为自己的才华不如这两位文人得到重视和肯定。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于清高文士的赞美和对浅薄俗世的批判,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环境和文人命运的期望和关切。通过运用意象和比喻,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于真正才华的珍视和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悲悯之情。诗词流露出一种清新高洁的情感,既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展现出明代时期文人的独特思想和情感体验。

杂感十首(崇祯元年)拼音读音参考

zá gǎn shí shǒu chóng zhēn yuán nián
杂感十首(崇祯元年)

zhī jiǔ néng dāng wàn shù xuān, shàng cái níng bì zuì xī yuán.
卮酒能当万树萱,上才宁必醉西园。
qīng shí kěn hù wén rén xíng, báo sú nán chēng zhǎng zhě yán.
清时肯护文人行,薄俗难称长者言。
sù pò qǐ chóu pín quē fú, cāng qióng yóu hèn lèi yī xuān.
素魄岂愁频缺辐,苍穹犹恨类欹轩。
wēi cí jìng dé liú róng yě, sòng yù hé zēng shì qū yuán.
微词竟得留容冶,宋玉何曾似屈原。
¤


相关内容11:

折杨柳

呈梦居

江上杂咏三首

游西湖

武陵精舍六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驾次江心驿
    清跸初传日未西,鸿胪将引唱班齐。营门风暖千旗动,辇路云香万马嘶。草绿夜塘多是水,雨晴沙道不......
  • 冬至南郊扈从纪述和陈玉垒太史韵六首
    紫气葱葱绕禁庐,南郊迎日履长初。皇王礼乐光前殿,侍从声华满后车。汉畤龙麟金匮纪,周台云物彩......
  • 看帆二首
    蚤觉浮生类转蓬,江湖元不恨西东。十年敛迹居林下,万里游情付梦中。开阖岂嫌梅子雨,往来难信石......
  • 悼楚石和尚诗(三首)
    匡床谈笑坐跏趺,遗偈亲书若贯珠。木马夜鸣端的别,西方日出古今无。分身何啻居天界,弘法毋忘在......
  • 梅花落
    妆楼夕掩扉,独坐望春归。忽见梅花落,犹疑陇云飞。因风点瑶瑟,乱月影罗帏。欲折南枝寄,边庭驿......
  • 遣兴
    蒙舍秋风不作凉,少陵何咏洒衣裳。青青古树如张盖,熠熠流萤欲近床。城接银河通沆瀣,江连铁柱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