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百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舜民
2025-07-26

百舌

宋代  张舜民  

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
深山乔木底,缄口过平生。

百舌作者简介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百舌翻译及注释

《百舌》是一首由宋代诗人张舜民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
深山乔木底,缄口过平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深沉、自省的心境。诗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观察,尽管了解了许多鸟类的语言,但他却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他在深山的乔木下度过了整个一生,默默无言。

赏析:
《百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学尽百禽语”意味着诗人对世界的观察和学习,他可能是一个富有智慧和知识的人。然而,尽管他了解了众多鸟类的语言,却无法表达自己的声音,这给他带来了一种无声的痛苦。

诗中的“深山乔木底”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幽深的环境,诗人似乎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过着平凡的一生。他选择了“缄口过平生”,意味着他一直保持沉默,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可能是因为他感到自己的声音微不足道,或者是因为他对社会的失望和对人际关系的疲倦。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忧郁和思考的情绪,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它呈现了一种内敛的美感,引发读者对生命的虚无和存在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心境,引发读者对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

百舌拼音读音参考

bǎi shé
百舌

xué jǐn bǎi qín yǔ, zhōng wú zì jǐ shēng.
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
shēn shān qiáo mù dǐ, jiān kǒu guò píng shēng.
深山乔木底,缄口过平生。


相关内容11:

和御制上元观灯

忆越中梅

送赵资政

东武二首

感时事戏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丁亥三月十五日
    茫茫月色如溪沙,万里不有纤云遮。今年寒气争春来,雪大如掌随惊雷。临川城中三月雨,城东大丘汩......
  • 余杭久旱赵悦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
    旌旗东下路尘开,六月风云席上回。正恐一方人暍死,直将霖雨过江来。...
  • 青青间青青
    青青间青青,尽望密如罅。风柔声自和,草缛阴可藉。游蜂不暂去,啼鸟时独下。缭墙隔深园,高枝出......
  •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慧觉方丈
    七言老意苍松蟠,百金古字青霞镌。儒林孟子先生是,墨者夷之后代传。...
  • 雨中王驾部席上
    鸠呼连日始成阴,薄雨聊宽望岁心。浴雁野塘新浪细,藏鸦宫柳嫩条深。春寒巧放花迟发,人老嗟辞酒......
  • 写怀二首
    荒城绝所之,岁暮浩多思。病眼对湖山,孤吟寄天地。用心长者间,已与儿女异。况排千年非,独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