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感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复
2025-09-06

感春

宋代  李复  

桐花开最晚,香泛已羃羃。
高榆散枯钱,狼藉走荒陌。
闻歌情亦倦,对酒意不怿。
非伤春遽回,第觉老相逼。
愿诉东皇君,抚辔留归迹。
百年虽无多,亦稍缓偪侧。

感春翻译及注释

《感春》是宋代诗人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感春》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桐花开最晚,香泛已羃羃。
桐花是春季的花朵,它的开放时间相对较晚,当它绽放时,花香已经浓郁四溢。

高榆散枯钱,狼藉走荒陌。
高大的榆树散落了凋零的黄叶,犹如一地枯败的财富,被随意地踏在了空荡荒凉的道路上。

闻歌情亦倦,对酒意不怿。
听到歌声,情感也变得疲倦,对酒意味着不满足。

非伤春遽回,第觉老相逼。
并不是因为伤春而春天突然回来,只是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老年的阴影逼近。

愿诉东皇君,抚辔留归迹。
希望能向东皇君诉说,抚摸马鞍,停留回家的路上。

百年虽无多,亦稍缓偪侧。
尽管百年生命并不算长,但也稍微放慢了衰老的进程。

这首诗词《感春》通过描绘桐花、榆树、歌声和酒意等春天的元素,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叹和对老去的担忧。桐花开晚,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人们往往感到时间过得很快,老年的阴影逐渐逼近。作者希望能够诉说自己的心声,停下脚步,回归家乡。尽管生命有限,但仍希望能够稍微缓解衰老的不可逆过程。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花朵、树叶、歌声和酒意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年老的思考。同时,诗词中蕴含了对家乡和回归的向往,以及对岁月稍纵即逝的深切感受。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淡雅、忧愁的情感,引起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

感春拼音读音参考

gǎn chūn
感春

tóng huā kāi zuì wǎn, xiāng fàn yǐ mì mì.
桐花开最晚,香泛已羃羃。
gāo yú sàn kū qián, láng jí zǒu huāng mò.
高榆散枯钱,狼藉走荒陌。
wén gē qíng yì juàn, duì jiǔ yì bù yì.
闻歌情亦倦,对酒意不怿。
fēi shāng chūn jù huí, dì jué lǎo xiāng bī.
非伤春遽回,第觉老相逼。
yuàn sù dōng huáng jūn, fǔ pèi liú guī jī.
愿诉东皇君,抚辔留归迹。
bǎi nián suī wú duō, yì shāo huǎn bī cè.
百年虽无多,亦稍缓偪侧。


相关内容11:

闻角

禹庙行春

兰亭会饮观晋帖

和茅亦山先生杂咏

九日书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昙晦二首
    高僧闢馆坐诸生,夜久亦闻弦诵声。物外喜君能笔砚,尘中愧我漫簪缨。钵餐尚返慈乌哺,囊句时为老......
  • 崔珙推官话王园再如昔年为梅下之会并示绝句
    王家梅树春常早,露坐曾侵月影来。闻道去年还得意,新花还似旧时开。...
  • 美原县北轩
    渊明昔遯世,北窗朝脱巾。清风一披拂,自谓义皇人。冥冥孤鸿姿,真与浮云亲。寂寞千载后,遐躅空......
  • 简郭令
    煌煌世谱未应微,直道高怀古所稀。义往谁能单骑见,幽寻坐想垫巾归。公庭此日棠堪憩,仙路他年舄......
  • 梨
    柿垂黄尚微,枣熟赤可剥。新梨接亦成,实大何磊落。累累如碧罂,器宇极恢廊。悬枝细恐折,植竹仰......
  • 送禅客入高峰
    茫茫人间世,佛法最长久。山林坐九年,面壁不挂口。须是丈夫儿,悬崖能撒手。为语学道人,何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