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戏马台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9-04

戏马台

宋代  汪元量  

台空马尽始知休,枳棘丛边鹿自游。
泗水不关兴废事,佛峰空锁古今愁。
风吹野甸稻花晚,雨暗山城枫叶秋。
欲吊英灵何处在,髑髅无数满长洲。

戏马台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戏马台翻译及注释

《戏马台》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戏马台空了,马匹都已离去,才知道它们休息了;
枳棘丛边上的鹿自由自在地游荡;
泗水不关心兴废之事,佛峰空锁着古今的忧愁;
风吹拂着野甸上的稻花,夜晚时雨暗淡了山城中的枫叶;
想要寻找英灵在何处,只见长洲上骇人的髑髅无数。

诗意:
《戏马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寂静与孤寂的氛围。诗中的戏马台空荡荡的场景,暗示着忙碌的喧嚣已经过去,马匹离去后的宁静给人以休憩的感觉。枳棘丛边上的鹿自由自在地游荡,凸显了自然界的宁静和自由。泗水和佛峰则象征着时兴与兴废,但它们对这些事情毫不关心,佛峰更似乎锁住了古今的忧愁。风吹拂着野甸上的稻花,雨暗淡了山城中的枫叶,揭示了秋天的来临。诗人想要吊唁英灵,但却不知道英灵的所在,只见满满长洲上骇人的髑髅,给人以一种凄凉和深沉的感觉。

赏析:
《戏马台》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诗词以宁静、孤寂的意象为主线,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哲理和情感。戏马台空荡的场景寓意着喧嚣的结束和宁静的到来,给人以休憩和反思的空间。枳棘丛边的鹿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束,与戏马台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泗水和佛峰的描绘则以自然的态度对待人事,它们不关心兴废,佛峰更似乎锁住了古今的忧愁,给人以超越时空的思考。风吹野甸上的稻花和雨暗山城中的枫叶则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诗人想要吊唁英灵,但却不知道英灵所在,只见长洲上满满的髑髅,给人以一种恢弘和压抑的感觉,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深沉与忧愁。整首诗词以简明扼要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意义的思考,给读者以深思和共鸣。

戏马台拼音读音参考

xì mǎ tái
戏马台

tái kōng mǎ jǐn shǐ zhī xiū, zhǐ jí cóng biān lù zì yóu.
台空马尽始知休,枳棘丛边鹿自游。
sì shuǐ bù guān xīng fèi shì, fú fēng kōng suǒ gǔ jīn chóu.
泗水不关兴废事,佛峰空锁古今愁。
fēng chuī yě diān dào huā wǎn, yǔ àn shān chéng fēng yè qiū.
风吹野甸稻花晚,雨暗山城枫叶秋。
yù diào yīng líng hé chǔ zài, dú lóu wú shù mǎn cháng zhōu.
欲吊英灵何处在,髑髅无数满长洲。


相关内容11:

出居庸关

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社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蜀相庙
    我谒武侯祠,阴郎草凄凄。当时南阳结庐学龙卧,深山大泽无人知。胡为蜀先主,三顾前致辞。欲烦恢......
  • 题赐砚
    斧柯片石伴幽閒,堪与遗民共号顽。试忆当时承赐事,墨痕如泪尽成斑。...
  • 西湖旧梦
    六花飞舞似鹅毛,丞相身穿御赐袍。不念长安有贫者,下湖打鼓饮羊羔。...
  •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灊皖归来麦已秋,相从时说白云游。八年不践同安境,梦里山溪记旧由。...
  • 蚕丛祠
    西蜀风烟天一方,蚕丛古庙枕斜阳。茫然开国人天主,彷佛鸿荒盘古王。...
  • 东平官舍
    晓鞭驿马入东州,瘦骨稜嶒怯素秋。天地不仁人去国,江山如待客登楼。市沽鲁酒难为醉,座咽胡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