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贾岛
2025-09-06

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

唐代  贾岛  

闲宵因集会,柱史话先生。
身爱无一事,心期往四明。
松枝影摇动,石磬响寒清。
谁伴南斋宿,月高霜满城。

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翻译及注释

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

闲宵因集会,柱史话先生。
身爱无一事,心期往四明。
松枝影摇动,石磬响寒清。
谁伴南斋宿,月高霜满城。

中文译文:
在姚合宅宿泊后寄送给张司业籍

闲暇的夜晚举行集会,柱史告诉我一些关于先生的事情。
身体欣赏无一件事务,内心期望到四明去。
松枝的阴影摇曳不停,石磬发出寒冷而清脆的声音。
谁陪伴我在南斋度夜,月亮高悬,霜花满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姚合宅过夜后寄给张司业这位朋友的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渴望。

诗中的“闲宵因集会,柱史话先生”表明作者和一些朋友在闲暇的夜晚聚在一起,柱史(古代讲说历史的官员)向作者介绍了一些关于先生的事情。这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和朋友们闲聊时不期而遇地聊到了先生的事情。

接下来的两句“身爱无一事,心期往四明”表达了作者在闲暇的时候,身体欣赏无一事务,但内心却渴望去四明。四明是当时著名的风景胜地,也是道教胜地,象征着安宁和宁静。

最后两句“松枝影摇动,石磬响寒清。谁伴南斋宿,月高霜满城。”描绘了宿舍里的景象。松枝的影子摇动不止,石磬发出清脆的声音,这种寂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宁静和安详。作者希望有人能够陪伴他在南斋(高处楼阁)度夜,而月亮高悬,霜花满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冷寂。

整首诗以简洁而朴实的语言,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向往。通过描绘静夜和诗人的情感,诗歌中透露出一种追求宁静和渴望远方的意境,具有典型的唐代诗歌特色。

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拼音读音参考

sù yáo hé zhái jì zhāng sī yè jí
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

xián xiāo yīn jí huì, zhù shǐ huà xiān shēng.
闲宵因集会,柱史话先生。
shēn ài wú yī shì, xīn qī wǎng sì míng.
身爱无一事,心期往四明。
sōng zhī yǐng yáo dòng, shí qìng xiǎng hán qīng.
松枝影摇动,石磬响寒清。
shuí bàn nán zhāi sù, yuè gāo shuāng mǎn chéng.
谁伴南斋宿,月高霜满城。


相关内容11:

落第东归逢僧伯阳

妓女

鹭鸶

和袭美春夕酒醒

京北原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人登第东归
    学古既到古,反求鉴者难。见诗未识君,疑生建安前。海畔岂无家,终难成故山。得失虽由命,世途多......
  • 始皇陵下作
    千金买鱼灯,泉下照狐兔。行人上陵过,却吊扶苏墓。累累圹中物,多于养生具。若使山可移,应将秦......
  • 寄刘侍御
    衣多苔藓痕,犹拟更趋门。自夏虽无病,经秋不过原。积泉留岱鸟,叠岫隔巴猿。琴月西斋集,如今岂......
  • 送李判官
    津市停桡送别难,荧荧蜡炬照更阑。东风万叠吹江月,谁伴袁褒宿夜滩。...
  • 路支使小池
    儿童戏穿凿,咫尺见津涯。藓岸和纤草,松泉溅浅沙。光含半床月,影入一枝花。到此无醒日,当时有......
  • 咏史诗·凤凰台
    秦娥一别凤凰台,东入青冥更不回。空有玉箫千载后,遗声时到世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