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路支使小池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方干
2025-09-08

路支使小池

唐代  方干  

儿童戏穿凿,咫尺见津涯。
藓岸和纤草,松泉溅浅沙。
光含半床月,影入一枝花。
到此无醒日,当时有习家。

路支使小池作者简介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路支使小池翻译及注释

《路支使小池》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写的是儿童在小池边游玩的情景。

诗意:诗中通过描写儿童踏着穿凿儿戏在小池边玩耍的场景,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纯真。儿童们在清澈的小池边,看到了远处的津涯,青青的藓岸和细细的草,松树下泉水溅起的沙滩。在这里,月光洒满床榻,影子穿过一朵花。这里似乎没有时间的觉醒,只有往昔有习惯的家庭的幸福。

译文:孩童穿着邋遢衣服,玩耍在小池边。近在咫尺处便能看到远方的水边。藓岸上长满了柔软的青苔和纤细的草,松树下泉水溅起细浅的沙。微弱的月光照耀着这一切,暗影进入了一朵花中。此地仿佛没有时间的觉醒,只有曾经习以为常的家庭欢愉。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儿童玩耍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给人一种朴素纯真的感觉。诗人通过描述儿童在小池边的游戏场景,以及他们眼中看到的美景,展现出他们纯真无邪的天性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让人感受到了童心的美,也让人怀念起自己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同时,诗中还通过月光和影子的意象,以及最后一句,暗示了曾经幸福的家庭生活,使诗词更具深意。整首诗简洁明快,画面感强烈,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路支使小池拼音读音参考

lù zhī shǐ xiǎo chí
路支使小池

ér tóng xì chuān záo, zhǐ chǐ jiàn jīn yá.
儿童戏穿凿,咫尺见津涯。
xiǎn àn hé xiān cǎo, sōng quán jiàn qiǎn shā.
藓岸和纤草,松泉溅浅沙。
guāng hán bàn chuáng yuè, yǐng rù yī zhī huā.
光含半床月,影入一枝花。
dào cǐ wú xǐng rì, dāng shí yǒu xí jiā.
到此无醒日,当时有习家。


相关内容11:

鹭鸶

和袭美春夕酒醒

京北原作

赵城怀古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李判官
    津市停桡送别难,荧荧蜡炬照更阑。东风万叠吹江月,谁伴袁褒宿夜滩。...
  • 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
    闲宵因集会,柱史话先生。身爱无一事,心期往四明。松枝影摇动,石磬响寒清。谁伴南斋宿,月高霜......
  • 送人登第东归
    学古既到古,反求鉴者难。见诗未识君,疑生建安前。海畔岂无家,终难成故山。得失虽由命,世途多......
  • 咏史诗·凤凰台
    秦娥一别凤凰台,东入青冥更不回。空有玉箫千载后,遗声时到世间来。...
  • 江亭晚望
    碧天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后,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人术,多病能忘太......
  • 茶中杂咏·茶瓯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