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途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杨炯
2025-09-07

途中

唐代  杨炯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途中作者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途中翻译及注释

《途中》是唐代诗人杨炯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悠悠离开鼎邑,
去往指引的金墉。
旅途千里漫长,
山川交错百重。
风常吹行人的足迹,
云从山峰升腾。
郁郁葱茏的园中长满了垂柳,
亭亭玲珑的松树依山而立。
作为旅客,心情难以愉悦,
离乡别井的泪水无处洒落。

诗意:
这首诗以旅行的途中景色为背景,表达了旅客离开家乡,在路途中思乡的伤感情绪。诗人通过描绘旅途的遥远和山川的宏伟壮丽,表达了旅客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垂柳和松树也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份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旅途的辽阔和旅客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故乡的眷念和对旅途的疲惫的深入体悟。

赏析:
《途中》是一首写旅途中离别情感的诗词。诗中运用悠悠、去去、盈、亘等描绘了旅途的漫长和山川的壮丽,既有时光的流转感,又有空间的延伸感。通过山川云雾和植物的象征,诗人间接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程的疲惫之情。诗中的柳树和松树,一个繁茂郁郁,一个挺拔优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加深了对离乡别井所带来的酸楚的描绘。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的辽阔和旅客的情感体验,打动人心。

途中拼音读音参考

tú zhōng
途中

yōu yōu cí dǐng yì, qù qù zhǐ jīn yōng.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tú lù yíng qiān lǐ, shān chuān gèn bǎi zhòng.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fēng xíng cháng yǒu dì, yún chū běn duō fēng.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yù yù yuán zhōng liǔ, tíng tíng shān shàng sōng.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kè xīn shū bù lè, xiāng lèi dú wú cóng.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相关内容11:

步虚词二首

归来

客游

羽林行

有所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水调歌头·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双眸翦秋水,十指露春葱。仙姿不受尘污,缥缈玉芙蓉。舞遍柘枝遗谱,歌尽桃李花团扇,无语到东风......
  • 过融上人兰若(一作孟浩然诗)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 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
    黯离堂兮日晚,俨壶觞兮送远。远水霁兮微明,杜蘅秀兮白芷生。波泫泫兮烟幂幂,凝暮色于空碧。纷......
  • 送李端
    世上许刘桢,洋洋风雅声。客来空改岁,归去未成名。远近天初暮,关河雪半晴。空怀谏书在,回首恋......
  • 玉楼春
    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处。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
  • 走马引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能持剑向人,不解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