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曲歌辞·侠客行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温庭筠
2025-07-18

杂曲歌辞·侠客行

唐代  温庭筠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
白马夜频嘶,三更霸陵雪。

杂曲歌辞·侠客行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杂曲歌辞·侠客行翻译及注释

杂曲歌辞·侠客行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
白马夜频嘶,三更霸陵雪。

中文译文:

欲出洛阳城门,阴云遮蔽高城。
宝剑失去光彩,微微泛出血痕。
白马夜间频频嘶鸣,三更霸陵飘雪。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武士的风雨兼程的旅途。他情绪凝重,似乎随时准备迎接战斗,而天空阴云密布,城门也被遮蔽住了。他的剑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而失去了原本的光彩,剑上还沾满了微红的血迹。在黑夜中,他的白马频繁地嘶鸣着,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险。而当他穿越霸陵时,还下起了大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侠客出征的场景,展现出侠客坚定勇敢、不畏艰险的精神。诗人通过暗喻和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侠客严酷的环境和他内心的坚毅和忍受力。阴云蔽城阙,象征着环境的凶险和困难;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象征着侠客多年的战斗经历和他身上的伤痕;白马频频嘶鸣,是对紧张气氛的描绘;霸陵雪象征着侠客即将面对的苦难和挑战。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侠客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的品质,以及他在严峻环境中奋勇前行的决心。诗人的笔触扣人心弦,将侠客在旅途中的困苦和坚持走向胜利的意志展现得淋漓尽致。

杂曲歌辞·侠客行拼音读音参考

zá qū gē cí xiá kè xíng
杂曲歌辞·侠客行

yù chū hóng dōu mén, yīn yún bì chéng què.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
bǎo jiàn àn rú shuǐ, wēi hóng shī yú xuè.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
bái mǎ yè pín sī, sān gēng bà líng xuě.
白马夜频嘶,三更霸陵雪。


相关内容11:

南柯子(丁酉清明)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水龙吟·秋声

相和歌辞·君子行

卜算子(寿两国夫人胡氏)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鹧鸪天
    绿酒红灯漏点迟,黄昏风起下帘时。文鸳莲叶成漂泊,幺风桐花有别离。云澹澹,雨霏霏,画屏闲煞素......
  • 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
    星陈帝子,岳列天孙。义光带砺,象著乾坤。我有明德,利建攸存。苴以茅社,锡以牺尊。藩屏王室,......
  • 苏幕遮(春情)
    绿秧平,烟树远,村燕声喧,凫雁归来晚。自倚阑干舒困眼。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满。饮先愁,吟又懒......
  • 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
    裉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数枝谁带玉痕描。夜夜东风不扫。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峭寒......
  • 恋绣衾
    江南烟水几万重。记玉人、花底旧容。待欲寄、飞鸿信,望前山、夕照冷红。塞笳月下声凄楚,怨百花......
  • 相和歌辞·苦哉远征人
    征人歌古曲,携手上河梁。李陵死别处,杳杳玄冥乡。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久行迷汉历,三洗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