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陈维崧
2025-07-19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清代  陈维崧  

咏物  写鸟  寓人  向往  自由  

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
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
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
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作者简介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翻译及注释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是清代陈维崧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帘前雨停,一阵凄凉言语。
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敲了三遍。
我无忧无虑地喝醉了,像醉在墨纱的笼子里,
暂时享受在友人的别馆里的歌声和钟声。
蜡烛怒裂发出奇怪的声音,小楼里的风吼叫着霜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诗人在友人的别馆中与朋友共度时光。雨已停,帘前一片寂静,但气氛凄凉。城上的老乌鸦发出沙哑的叫声,街上的鼓声已经敲了三次。诗人心情舒畅,喝醉了,陶醉在墨纱笼罩的房间里。他欣赏着别馆中的歌声和钟声,享受着片刻的欢乐。然而,蜡烛突然发出怒裂的声音,小楼中的风吹起了冰冷的寒风,给整个场景带来了一种怪异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意象丰富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夜晚的幽静场景,同时渗透了一丝凄凉和神秘感。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音响效果来烘托气氛,城上老乌的哑哑叫声和街上鼓声的反复敲击,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醉倒在墨纱笼罩的房间里,表达了一种忘却尘世的心境,他将自己暂时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沉浸在友人的别馆中的歌声和钟声中。然而,蜡烛的怒裂声和小楼中的风声打破了这片宁静,给整个诗情增添了一丝神秘和不安的色彩。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示了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风格。他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一个具有凄凉和神秘氛围的夜晚场景,唤起读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声音的描绘,以及情感的抒发,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诗意和意境,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和思考的空间。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píng lè yè yǐn yǒu rén bié guǎn, tīng nián shào dàn sān xián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lián qián yǔ bà, yī zhèn qī liáng huà.
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
chéng shàng lǎo wū tí yā yā, jiē gǔ yǐ jīng sān dǎ.
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
màn láo zuì mò shā lóng, qiě yú bié guǎn gē zhōng.
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
guài dǐ zhú huā nù liè, xiǎo lóu hǒu qǐ shuāng fēng.
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相关内容11:

至顺改元季夏大雨几月

相和歌辞·从军行

游侠篇(一作侠客行)

相和歌辞·蜀国弦

相和歌辞·怨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南柯子(丁酉清明)
    天上传新火,人间试袷衣。定巢新燕觅香泥。不为绣帘朱户、说相思。侧帽吹飞絮,凭栏送落晖。粉痕......
  • 送别
    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明日河梁上,谁与论......
  • 唐大飨拜洛乐章·九和
    祗荷坤德,钦若乾灵。惭惕罔置,兴居匪宁。恭崇礼则,肃奉仪形。惟凭展敬,敢荐非馨。...
  • 水龙吟·秋声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候馆疏(石甚),高城断鼓,和成......
  • 相和歌辞·君子行
    圣人不生,麟龙何瑞;梧桐不高,凤凰何止。吾闻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时,进退求己;荣必为天下荣,......
  • 卜算子(寿两国夫人胡氏)
    清晓听麻姑,来约西王母。共取蟠桃簇玉盘,来劝摩取酒。王母问摩耶,比意还知否。只为曾生我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