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僧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贾岛
2025-07-24

送僧

唐代  贾岛  

春天  写雪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
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
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送僧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送僧翻译及注释

《送僧》是贾岛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像送走一位僧人一样,告别尘世喧嚣,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译文:
在这一生中,我曾身着僧袍,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白日的午后,我在繁华的城市中闲逛,在寒冷的天气里登上华山。
言语回归文字以外,意念脱离了有无之间的纷扰。
仙人手中的树掌摇动着云雾,巢禽也随着来往于山关之间。

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境和诗意:
1. 诗人选择了出家僧人的形象,通过送别僧人的仪式,表达了自己告别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志向。这种离世尘嚣的意向可以看作是贾岛追求自由、追求内心安宁的一种表达。
2. 诗人在城市和山岭之间穿梭,表达了对于不同环境的探索和追求。城市象征着世俗,山岭象征着宁静与纯洁。通过对这两种环境的游览,诗人寻找内心的归宿。
3. 最后两句描述了仙人手中的树掌和山间的巢禽,奇妙的景象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这种景象有可能是诗人对仙境与神秘事物的渴望和幻想,也可以解读为天地间灵感与美好事物之间的神圣联系。

整体而言,《送僧》具有追求心灵自由、告别尘世喧嚣的意境。通过对城市和山岭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美好事物的渴望,展现了一种超越常人视野的世界。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构建,唤起读者对于心灵自由和诗意追求的共鸣。

送僧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ēng
送僧

cǐ shēng pī nà guò, zài shì dé shēn xián.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
rì wǔ yóu dū shì, tiān hán wǎng huà shān.
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
yán guī wén zì wài, yì chū yǒu wú jiàn.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
xiān zhǎng yún biān shù, cháo qín shí chū guān.
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相关内容11:

浐川寄进士刘驾

起夜来

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

塞下曲

榜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茶诗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 送李校书赴吉期
    筮算重重吉,良期讵可迁。不同牛女夜,是配凤凰年。佩玉春风里,题章蜡烛前。诗书与箴训,夫哲又......
  • 卢氏池上遇雨赠同游者
    簟翻凉气集,溪上润残棋。萍皱风来后,荷喧雨到时。寂寥闲望久,飘洒独归迟。无限松江恨,烦君解......
  • 洛阳道
    浮世若浮云,千回故复新。旋添青草冢,更有白头人。岁暮容将老,雪晴山欲春。行行车与马,不尽洛......
  • 蒋亭和蔡湘州
    蒋宅为亭榭,蔡城东郭门。潭连秦相井,松老汉朝根。已积苍苔遍,何曾旧径存。高斋无事后,时复一......
  • 奉和鲁望早秋吴体次韵
    书淫传癖穷欲死,譊譊何必频相仍。日干阴藓厚堪剥,藤把欹松牢似绳。捣药香侵白袷袖,穿云润破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