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诗一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住山僧
2025-07-28

诗一首

宋代  住山僧  

方丈前头挂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
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枯髅就此理。

诗一首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诗一首》是住山僧所写,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一首

方丈前头挂草鞋,
流行坎止任安排。
老僧脚底从来阔,
未必枯髅就此理。

译文:

一首诗

方丈前挂着草鞋,
流传的阻碍随意布置。
老僧的脚底一直宽广,
未必就因此而枯骨。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住山僧的一种豁达和超脱心态。诗中的“方丈”指的是寺庙的主持,而“草鞋”则是寺庙僧侣常穿的鞋子。诗人用这样简朴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境遇和看法。

诗中的“流行坎止任安排”表明诗人对世间的困扰和阻碍采取了宽容和随遇而安的态度。他并不执着于外在的境况和环境所带来的困扰,而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接受命运的安排。

诗的下半部分,“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枯髅就此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他认为一个人的内心境界和修养决定了他的丰富与否,而并非仅仅依靠外在的物质和地位。即使是一个身居高位、富有世俗成就的人,如果内心贫乏、灵魂枯竭,那么这个人的生命意义也会受到质疑。

赏析:

《诗一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住山僧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方丈前挂着草鞋为引子,通过对自己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宽容、超脱和豁达的态度。他认为人生并非只有物质和地位的追求,而是应该注重内心的丰富和修养。

诗中的“老僧脚底从来阔”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境界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否充实,决定了他是否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种心态对于现代社会也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不要只追求物质的繁华,而要注重内心的修炼和人生的价值追求。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反映了佛教文化中追求内心平和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这种豁达的心态和对人生的理解,不仅在宋代佛教文化中有其价值,也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诗一首拼音读音参考

shī yī shǒu
诗一首

fāng zhàng qián tou guà cǎo xié, liú xíng kǎn zhǐ rèn ān pái.
方丈前头挂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
lǎo sēng jiǎo dǐ cóng lái kuò, wèi bì kū lóu jiù cǐ lǐ.
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枯髅就此理。


相关内容11:

晓出西园由谷中归

题泠然洞

袁州庆丰堂十闲咏

况秀阁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句
    集英殿下初登第,神虎门前便挂冠。...
  • 丁巳春劝农
    劝农小队出东禅,春事平分花柳天。乱石藏云苍玉洞,小溪流水紫{下艹下缥}田。农忙处处扶犁雨,社......
  • 水调歌头 次复初韵
    山林隐君子,无意事王侯。天戈一日南指,多少贾胡留。不效熊舒龟息,却羡蝇头蜗角,我亦滞南州。......
  • 华阳山堂落成
    小筑菟裘石磴间,登临极望意苍然。三更栗叶中峰雨,四月桃花一洞天。时听茅君归碧落,恍闻玉女炼......
  • 横林遇雨
    断当篙师到锡山,片云尼我竹林间。短篷展转浑无寐,只听邮铃去复还。...
  • 德兴开化道中三首
    两崖苍石间,湍水激清泻。山桃烂红芳,光影连上下。春风忽怒起,意乃媚行者。飞花扑人来,揽之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