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15

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

宋代  刘克庄  

与客穷源上尽山,林霏初卷岭泥乾。
似嫌甲第施朱戟,别筑茅亭俯碧湍。
龙怒岂容缘磴汲,雹寒不敢近崖看。
平生粗有登临胆,今日凭高立未安。

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翻译及注释

《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与客穷源上尽山,
林霏初卷岭泥干。
似嫌甲第施朱戟,
别筑茅亭俯碧湍。
龙怒岂容缘磴汲,
雹寒不敢近崖看。
平生粗有登临胆,
今日凭高立未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一位客人一同登高山的情景。他们攀登到山顶,山势陡峭,林木茂盛,山泥已经开始干燥。诗中提到作者似乎嫌弃官员住宅的豪华,而在山上建造了一座茅亭,俯瞰着蔚蓝的瀑布汩汩流淌。龙在山上奔腾怒吼,岩石陡峭崎岖,作者不敢靠近崖边观看。他提到自己平日里勇于攀登高山的勇气,但在这一天站在高处时仍感到不安。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词开头描绘了与客人攀登山峰的过程,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山水之美的追求。在山顶上,作者通过对山势、林木和瀑布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员住宅的冷漠和对自然纯朴的喜爱。

诗中用“似嫌甲第施朱戟”来形容作者在山上建造茅亭的情景,表达了对官僚权贵的不屑和对宁静自然环境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作者呈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雄浑,表达了与之相比,人的力量和权势是多么微不足道。

最后两句“平生粗有登临胆,今日凭高立未安”表达了作者在站在高处时的不安和恐惧,与他平时攀登高山的勇气形成对比。这种情感上的反差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躁动和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官僚权势的冷漠。同时,通过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描写,表达了对高处的恐惧和不安。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宁静纯朴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处境的思考。

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拼音读音参考

tí fāng sì chéng xī chóng shān pù bù tíng
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

yǔ kè qióng yuán shàng jǐn shān, lín fēi chū juǎn lǐng ní gān.
与客穷源上尽山,林霏初卷岭泥乾。
shì xián jiǎ dì shī zhū jǐ, bié zhù máo tíng fǔ bì tuān.
似嫌甲第施朱戟,别筑茅亭俯碧湍。
lóng nù qǐ róng yuán dèng jí, báo hán bù gǎn jìn yá kàn.
龙怒岂容缘磴汲,雹寒不敢近崖看。
píng shēng cū yǒu dēng lín dǎn, jīn rì píng gāo lì wèi ān.
平生粗有登临胆,今日凭高立未安。


相关内容11:

和竹溪三诗·效颦一首

应真二首

题画二首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与客登壶山绝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林与桂
    曾与元方友,因知季子贤。乌衣况推笏,黄发询安问,重瞳览奏篇。此行宜努力,忠孝几人全。...
  • 梦赏心亭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
  • 送章通判
    半刺已官尊,常时读鲁论。身居恭叔里,心在晦翁门。贫士来遮路,诗人送出村。君能齐得丧,何必恋......
  • 责猫
    将钱聘汝向雕笼,稳卧花阴晓日红。鸷性偶然捎蝶戏,鱼餐不与饲鸡同。首斑虚有含蝉相,尸素全无执......
  • 别宋斌文叔
    天下书无数,君专治四书。因留精舍久,遂向举场疏。山路挑包去,秋风罢讲馀。故园荒草合,似欠一......
  • 灵宝道院
    两行松绕垣,数个竹当轩。山主出何处,道人知不言。只携诗草至,尚觉磬声烦。俗奉医仙谨,儒家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