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9

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

宋代  苏轼  

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

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翻译及注释

《过黎君郊居》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园荒草没佳蔬,
煮得占禾半是薯。
万事思量都是错,
不如还叩仲尼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游览黎君(或黎子云)的新居时的景象。黎君的园子里半个花园都长满了荒草,种植的粮食中有一半是地瓜。通过观察这一景象,苏轼深思后悔,认为自己过于考虑琐事,思虑太多,遭遇了种种错误。他认为与其这样,不如效仿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追寻他的学问和居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现实境况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描写了黎君的园子景象,半个花园都长满了荒草,粮食中有一半是地瓜,这种景象暗喻了当时社会的颓废和荒芜。苏轼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己过于追求功名利禄、纷扰世事的反思和懊悔之情。

在最后两句中,苏轼提到“万事思量都是错”,意味着他认识到自己过于纠结于琐事和世俗的得失,导致了错误的选择和判断。他认为不如效仿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回归简朴宁静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这种回归与追求,在苏轼的诗词中,常常是一种对自由、自然和真实的追求,也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我反思,抒发了苏轼对现实境况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的反思和对思想家孔子的崇敬。这种批判现实、追求理想的思想在苏轼的诗词中常常出现,显示了他对于人生价值和社会伦理的思考。

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拼音读音参考

guò lí jūn jiāo jū? yī zuò: guò lí zi yún xīn jū?
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

bàn yuán huāng cǎo méi jiā shū, zhǔ dé zhàn hé bàn shì shǔ.
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
wàn shì sī liang dōu shì cuò, bù rú hái kòu zhòng ní jū.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


相关内容11: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二首

次韵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

雷岩诗

次秦少游韵赠姚安世

残句青山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赠李邦直探梅
    寻花不惜命,爱雪常忍冻。三为郡太守,清似於陵仲。...
  • 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惟将老不死,一笑荣......
  • 侯滩
    江边皎皎过侯滩,更上山腰看打盘。百岁老儿亲击鼓,城中忧患不相干。...
  • 过莱州雪后望三山
    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我行适冬仲,薄雪收浮埃。黄昏风絮定,半夜扶......
  • 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
    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楚山以为城,泗水以......
  • 游净居寺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刑名非夙学,陷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