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示俞秀老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9

示俞秀老二首

宋代  王安石  

君诗何以解人愁,初日红蕖碧水流。
未怕元刘妨独步,每思陶谢与同游。

示俞秀老二首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示俞秀老二首翻译及注释

《示俞秀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诗何以解人愁,
初日红蕖碧水流。
未怕元刘妨独步,
每思陶谢与同游。

诗意:
这首诗的开篇提出了一个问题:“君诗何以解人愁”,即作者问候对方的诗如何能够解除人们的忧愁。接着,诗人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景色,初升的太阳照耀下,红莲开放在碧绿的水面上。诗人说,这样的景象本应让人感到愉悦,但却不能解除他的愁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时常想起陶渊明和谢灵运,希望能与他们一同游玩。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的愁绪,展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寄托。诗的前两句以写景的方式开篇,描绘了初升的太阳和红莲在碧水中的美丽景色,给人以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觉。然而,诗人在第三句表达了自己的忧愁,他认为即使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也无法解除内心的愁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和谢灵运的思念,他们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位伟大诗人,代表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通过与陶谢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真正的自由和快乐的向往。

这首诗词既有写景的特点,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又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陶谢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痛苦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整首诗既有情感的抒发,又有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示俞秀老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hì yú xiù lǎo èr shǒu
示俞秀老二首

jūn shī hé yǐ jiě rén chóu, chū rì hóng qú bì shuǐ liú.
君诗何以解人愁,初日红蕖碧水流。
wèi pà yuán liú fáng dú bù, měi sī táo xiè yǔ tóng yóu.
未怕元刘妨独步,每思陶谢与同游。


相关内容11:

殊胜渊师八十余因见访问之近来如何答曰随缘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六——用乐道舍人韵书十日

寄曾子固

欲往净因寄泾州韩持国

秋露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寄纯甫
    塞上无花草,飘风急我归。梢林听涧落,卷土看云飞。想子当红蕊,思家上翠微。江寒亦未已,好好著......
  • 咏月
    追随落日尽还生,点缀浮云暗又明。江有蛟龙山虎豹,清光虽在不堪行。...
  • 三月十日韩子华招饮归城
    清明晓赴韩侯家,自买白杏丁香花。雀眼涂金银篾笼,贮在当庭呼舞娃。舞娃聊捧笑向客,不顾插坏新......
  • 次韵昌叔怀灊楼读书之乐
    志食长年不得休,一巢无地拙於鸠。聊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道德文章吾事落,尘埃波浪此......
  • 愍儒坑
    智力区区不为身,欲将何力助强秦。只应埋没千秋後,更足诗书发冢人。...
  • 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
    宫阙初晴气象饶,宝车攒毂会东朝。重轮庆自离明後,内壤阴随解泽消。赐篚外廷纷锦绣,燕庖中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