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茶磨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8

茶磨二首

宋代  梅尧臣  

盆是荷花磨是莲,谁砻麻石洞中天。
欲将雀舌成云末,三尺蛮童一臂旋。

茶磨二首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茶磨二首翻译及注释

《茶磨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盆是荷花磨是莲,
谁砻麻石洞中天。
欲将雀舌成云末,
三尺蛮童一臂旋。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茶的制作过程,通过描绘茶研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茶的赞美和对制茶工艺的钦佩。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茶的制作过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首句以盆和磨作为形象,比喻茶的原料和制作工具,盆象征着荷花,磨则象征莲花,暗示茶的质地和品质。第二句以"谁砻麻石洞中天"来形容茶的制作过程,"谁"指的是制茶的人,"砻"是指磨茶的动作,"麻石洞中天"则指的是制茶的场所,暗示了制茶的神秘和精细程度。第三句"欲将雀舌成云末"描绘了将研磨好的茶叶悬挂在空中,像云朵一样轻盈飘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茶叶细腻口感的向往。最后一句"三尺蛮童一臂旋"以蛮童的形象来形容研磨茶叶的动作,表达了制茶过程中的巧妙和熟练。整首诗词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茶的制作过程的技艺和美感,表达了作者对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茶磨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há mó èr shǒu
茶磨二首

pén shì hé huā mó shì lián, shuí lóng má shí dòng zhōng tiān.
盆是荷花磨是莲,谁砻麻石洞中天。
yù jiāng què shé chéng yún mò, sān chǐ mán tóng yī bì xuán.
欲将雀舌成云末,三尺蛮童一臂旋。


相关内容11: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观博阳山火

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和才叔岸傍古庙

长歌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当时嗟遽殁,二子未能言。频岁折丹桂,买茔迁陆浑。重铭太史笔,不替故人恩。为善有终庆,此焉天......
  • 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
    鲁馆当年盛,秦台此日遥。龙归终合剑,凤去不闻箫。挽曲方传薤,行輀竞奠椒。空余汉官属,泣送马......
  • 妾薄命
    昔是波底沙,今为陌上尘。曾闻清泠混金屑,谁谓飘扬逐路人。悠悠万物难自保,朝看穠华暮衰老。须......
  • 袁大监挽词三首
    昔罢宣城守,将归尚抚予。殷勤为开径,惨怆遂登车。告老闻还楚,遗荣喜效疏。西山忽埋玉,松露助......
  • 鸡
    昂然大雄鸡,高冠紫沉羽。星占太史局,树栖丞相府。知时不失晦,得食曾呼伍。幸无终夜鸣,须防人......
  • 送周介之学士通判定州
    相公秉文武,视卒如婴儿。今往佐其军,岂不重抚绥。我有愚者虑,赠君临路岐。相公居并州,拓土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