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才叔岸傍古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8

和才叔岸傍古庙

宋代  梅尧臣  

树老垂缨乱,祠荒向水开。
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
野鸟栖尘坐,渔郎奠竹杯。
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辞哀。

和才叔岸傍古庙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才叔岸傍古庙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才叔岸傍古庙》

中文译文:
树木老朽垂下缨,古庙祠堂荒凉向水边敞开。
偶然有人经过雨中跌倒,古屋为风吹摧。
野鸟栖息在尘土上静坐,渔郎倒满竹杯。
欲传唱山中鬼魂的歌曲,可惜楚辞中充满哀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庙的景象,庙宇已经年久失修,树木垂下的枝叶杂乱无章,祠堂空荡荡地面对着水边。有时候,路过的行人在雨中跌倒,古老的建筑也被风吹摧毁。野鸟停栖在飘扬的尘土上静坐,渔郎倒满竹杯饮酒。作者希望传唱山中鬼魂的歌曲,但无奈楚辞中充满了哀怨之情。

赏析:
《和才叔岸傍古庙》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古朴寂寥的景象,展示了岁月流转中人事消长、自然力量摧毁的无常之感。树木老朽垂下的缨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庙宇荒凉的景象和古屋被风摧毁的情景则突显了岁月对人类所建之物的无情摧残。诗中的野鸟和渔郎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野鸟栖息在尘土上,而渔郎却倒满了酒杯,两者之间映衬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传唱山中鬼魂曲的渴望,但又感慨于楚辞中弥漫的哀怨之情,将人生的苦痛与楚国的悲歌相结合,使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忧伤与迷离之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约而凄美的笔触勾勒出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和人生的无常,让人不禁为时光的流转而感到深深的唏嘘。

和才叔岸傍古庙拼音读音参考

hé cái shū àn bàng gǔ miào
和才叔岸傍古庙

shù lǎo chuí yīng luàn, cí huāng xiàng shuǐ kāi.
树老垂缨乱,祠荒向水开。
ǒu rén jīng yǔ bó, gǔ wū wèi fēng cuī.
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
yě niǎo qī chén zuò, yú láng diàn zhú bēi.
野鸟栖尘坐,渔郎奠竹杯。
yù chuán shān guǐ qū, wú nài chǔ cí āi.
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辞哀。


相关内容11:

问答

舟次山阳呈王宗说寺丞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史尉还乌程

采白术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晚日城头落,轻鞍果下凉。野蜂衔水沫,舟子剥菱黄。木老识秋气,径幽闻草香。幅巾聊去检,不作楚......
  • 观博阳山火
    十月原野枯,连山起狂烧。高焰过危峰,飞火入遐峤。玉石被焚灼,谁能见辉耀。猿猱失轻捷,亦不暇......
  •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雄雉飞上天,牝雉白日鸣。驱逐凤皇雏,百鸟不出声。岂无雕与鹗,至死莫得争。孤鹤独不惧,使风羽......
  • 长歌行
    世人何恶死,死必胜於生。劳劳尘土中,役役岁月更。大寒求以{左日右奥},大暑求以清。维馁求以饁......
  • 闻雁
    湿云夜不散,薄处微有星。孤雁去何急,一声愁更听。心应失旧侣,翅已高青冥。几日江海上,凫鸥共......
  •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李白死宣城,杜甫死来阳。二子以酒败,千古留文章。我无文章留,何可事杯觞。况承先子戒,宜不著......